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2.硝酸钠在灼烧时产生的火焰焰色是( ) A.红色
B.黄色
C.青色
D.紫色
【考点】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下表为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 金属元素 焰色 紫色 黄色 砖红色 黄绿色 绿色 钾 钠 钙 钡 铜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硝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而不是红色,故选项错误.
B、硝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故选项正确.
C、硝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而不是青色,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而不是紫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NaCl溶液(CaCl2) NaOH溶液(NaCl) NaCl溶液(Na2SO4) 稀盐酸(稀硫酸) B.B
C.C
D.D
第13页(共28页)
试剂 过量碳酸钠 适量稀盐酸 适量的硝酸钡 适量氯化钡溶液 【考点】2H: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93:酸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aCl2能与过量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OH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SO4能与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稀硫酸能与适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14.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48:固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固体药品氢氧化钠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氯酸钾颗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氯酸钾颗粒放在试管口,
第14页(共28页)
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5.当物质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燃烧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C.燃烧反应可能属于置换反应 D.燃烧反应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 【考点】FA: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行解答. 【解答】解:A、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燃烧反应都是可燃物与氧的反应,反应物有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故选项错误;
C、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燃烧反应不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6.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第15页(共28页)
【解答】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
B、Al(OH)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C、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故选C.
17.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X个乙分子和Y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
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B.反应生成的物质丙属于单质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X与Y物质的量之比一定等于1:3
【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FA: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 B、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C、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D、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X与Y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A、反应前的甲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化成乙分子和丙分子,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A错;
B、丙是由同种的B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B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1种,生成物是2种,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错;
D、由于乙的分子构成不能确定,X与Y物质的量之比不能确定,D错.
第16页(共2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