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P配置
1.
1.
16.1 MSTP概述
16.1.1 STP、RSTP
1. ? 16.1.1.1STP、RSTP 总述
2. ? 16.1.1.2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s(简写为BPDU): 3. ? 16.1.1.3Bridge ID
4. ? 16.1.1.4Spanning-Tree Timers(生成树的定时器) 5. ? 16.1.1.5Port Roles and Port States
6. ? 16.1.1.6网络拓朴树的生成(典型应用方案) 7. ? 16.1.1.7RSTP的快速收敛 8. ? 16.1.1.8RSTP与STP的兼容
1. 16.1.1.1STP、RSTP 总述
1. 2.
份的协议。 3.
在有线的应用环境中,一条链路指的是一条有线物理连接。而在无
线环境,还包括了AP与AP之间建立起来的无线连接。对与局域网来说来说,两个LAN间只能有一条活动着的通路,否则就会产生广播风暴。但是为了加强一个局域网的可靠性,建立冗余链路又是必要的,其中的一些通路必须处于备份状态,如果当网络发生故障,另一条链路失效时,冗余链路就必须被提升为活动状态。手工控制这样的过程显然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STP协议就自动地完成这项工作。
它能使一个局域网中的设备起以下作用:
本设备既支持STP协议,也支持RSTP协议,遵循IEEE 802.1D和IEEE 802.1w标准。
STP协议是用来避免链路环路产生的广播风暴、并提供链路冗余备
4.
9. ? 发现并启动局域网的一个最佳树型拓朴结构。
10. ? 发现故障并随之进行恢复,自动更新网络拓朴结构,使在任何时候都选择了可
能的最佳树型结构。
5.
局域网的拓朴结构是根据管理员设置的一组网桥配置参数自动进行
计算的。使用这些参数能够生成最好的一棵拓朴树。只有配置得当,才能得到最佳的方案。
RSTP协议完全向下兼容802.1D STP协议,除了和传统的STP协
议一样具有避免回路、提供冗余链路的功能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快‖。如果一个局域网内的网桥都支持RSTP协议且管理员配置得当,一旦网络拓朴改变而要重新生成拓朴树只需要不超过1秒的时间(传统的STP需要大约50秒)。
在无线设备上,只能在AC上和工作在胖模式下的AP上使能STP
功能。
6.
7.
2. 16.1.1.2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s(简写为BPDU):
8.
要生成一个稳定的树型拓朴网络需要依靠以下元素:
11. ? 每个网桥拥有的唯一的桥ID(Bridge ID),由桥优先级和Mac地址组合而成。 12. ? 网桥到根桥的路径花费(Root Path Cost),以下简称根路径花费。 13. ? 每个端口ID(Port ID),由端口优先级和端口号组合而成。 9.
网桥之间通过交换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s,网桥协议数据单元)帧来获得建立最佳树形拓朴结构所需要的信息。这些帧以组播地址01-80-C2-00-00-00(十六进制)为目的地址。
每个BPDU由以下这些要素组成:
10.
14. ? Root Bridge ID(本网桥所认为的根桥ID)。 15. ? Root Path Cost(本网桥的根路径花费)。 16. ? Bridge ID(本网桥的桥ID)。 17. ? Message Age(报文已存活的时间) 18. ? Port ID(发送该报文端口的ID)。
11. Forward-Delay Time、Hello Time、Max-Age Time 三个协议规定的时间参数。 12.
其他一些诸如表示发现网络拓朴变化、本端口状态的标志位。
13. 当网桥的一个端口收到高优先级的BPDU(更小的Bridge ID,更小的Root Path Cost等),就在该端口保存这些信息,同时向所有端口更新并传播这些信息。如果收到比自己低优先级的BPDU,网桥就丢弃该信息。 14. 这样的机制就使高优先级的信息在整个网络中传播开,BPDU的交流就有了下面的结果: 19. ? 网络中选择了一个网桥为根桥(Root Bridge)。
20. ? 除根桥外的每个网桥都有一个根口(Root Port),即提供最短路径到Root Bridge
的端口。 21. ? 每个网桥都计算出了到根桥(Root Bridge)的最短路径。
22. ? 每个LAN都有了指派网桥(Designated Bridge),位于该LAN与根桥之间的
最短路径中。指派网桥和LAN相连的端口称为指派端口(Designated Port)。
23. ? 根口(Root port)和指派端口(Designated Port)进入Forwarding状态。 24. ? 其他不在生成树中的端口就处于Discarding状态
3. 16.1.1.3Bridge ID
15. 按IEEE 802.1W标准规定,每个网桥都要有单一的网桥标识(Bridge ID),生成树算法中就是以它为标准来选出根桥(Root Bridge)的。Bridge ID由8个字节组成,后6个字节为该网桥的mac地址,前2个字节如果下表所示,前4 bit表示优先级(Priority),后8 bit表示System ID,为以后扩展协议而用,在RSTP中该值为0,因此给网桥配置优先级就要是4096的倍数。
16 15 Priority value 14 13 12 11 10 9 8 7 System ID 6 5 4 3 2 1 Bit位 32768 16384 8192 4096 2048 1024 512 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值 4. 16.1.1.4Spanning-Tree Timers(生成树的定时器)
16.
以下描述影响到整个生成树性能的三个定时器。
25. ? Hello timer:定时发送BPDU报文的时间间隔。
26. ? Forward-Delay timer:端口状态改变的时间间隔。当RSTP协议以兼容STP协
议模式运行时,端口从Listening转变向Learning,或者从Learning转向Forwarding状态的时间间隔。 27. ? Max-Age timer:BPDU报文消息生存的最长时间。当超出这个时间,报文消息
将被丢弃。
5. 16.1.1.5Port Roles and Port States
17. 每个端口都在网络中有扮演一个角色(Port Role),用来体现在网络拓朴中的不同作用。 28. ? Root port:提供最短路径到根桥(Root Bridge)的端口。 29. ? Designated port:每个LAN的通过该口连接到根桥。
30. ? Alternate port:根口的替换口,一旦根口失效,该口就立该变为根口。 31. ? Backup port:Designated Port的备份口,当一个网桥有两个端口都连在一个
LAN上,那么高优先级的端口为Designated Port,低优先级的端口为Backup Port。 32. ? Disable port:当前不处于活动状态的口,即Operation State为Down的端口
都被分配了这个角色。 18. 19. Port 20.
以下为各个端口角色的示意图1、2、3:
R = Root Port D = Designated Port A = Alternate Port B = Backup 在没有特别说明情况下,端口优先级从左到右递减。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