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2014?苏州)(﹣3)×3的结果是( ) A. ﹣ 9 B. 0 C. 9 D. ﹣6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 分析:根据两数相乘,异号得负,可得答案. 解答:解:原式=﹣3×3=﹣9,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得运算. 2.(3分)(2014?苏州)已知∠α和∠β是对顶角,若∠α=30°,则∠β的度数为( )
60° 70° 150° A. 3 0° B. C. D.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β与∠α的度数相等为30°. 解答:解:∵∠α和∠β是对顶角,∠α=30°,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β=∠α=30°.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比较简单. 3.(3分)(2014?苏州)有一组数据:1,3,3,4,5,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 1 B. 3 C. 4 D. 5
考点:众数 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这组数据中3出现的次数最多,
故众数为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4.(3分)(2014?苏州)若式子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x≤4 x≥4 A. x ≤﹣4 B. x≥﹣4 C. D.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解答:解:依题意知,x﹣4≥0,
解得x≥4. 故选:D. 点评: 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
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1
5.(3分)(2014?苏州)如图,一个圆形转盘被分成6个圆心角都为60°的扇形,任意转动这个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阴影区域的概率是( )
A.
B.
C.
D.
考点:几何概率. 分析:设圆的面积为6,易得到阴影区域的面积为4,然后根据概率的概念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圆的面积为6,
∵圆被分成6个相同扇形, ∴每个扇形的面积为1, ∴阴影区域的面积为4,
∴指针指向阴影区域的概率==.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几何概率的方法:先利用几何性质求出整个几何图形的面积n,再计算
出其中某个区域的几何图形的面积m,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计算出落在这个几何区域
的事件的概率=.
6.(3分)(2014?苏州)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AB=AD=DC,∠B=80°,则∠C的度数为( )
45° 60° A. 3 0° C. 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B的度数,再由平角的定义得出∠ADC的度数,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BD中,AB=AD,∠B=80°,
∴∠B=∠ADB=80°,
∴∠ADC=180°﹣∠ADB=100°, ∵AD=CD,
∴∠C=
=
=40°.
40° B.
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3分)(2014?苏州)下列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 A. x 2﹣x+1=0 B.x 2+x+1=0 C. (x﹣1)(x+2)=0 D. (x﹣1)2+1=0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别计算A、B中的判别式的值;根据判别式的意义进行判断;利用因式分解法对C
进行判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 解答: 解:A、△=(﹣1)2﹣4×1×1=﹣3<0,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A选项错误;
B、△=12﹣4×1×1=﹣3<0,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B选项错误; C、x﹣1=0或x+2=0,则x1=1,x2=﹣2,所以C选项正确; D、(x﹣1)2=﹣1,方程左边为非负数,方程右边为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
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8.(3分)(2014?苏州)二次函数y=ax2+bx﹣1(a≠0)的图象经过点(1,1),则代数式1﹣a﹣b的值为( ) A. ﹣ 3 B. ﹣1 C. 2 D. 5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把点(1,1)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二次函数y=ax2+bx﹣1(a≠0)的图象经过点(1,1),
∴a+b﹣1=1, ∴a+b=2,
∴1﹣a﹣b=1﹣(a+b)=1﹣2=﹣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9.(3分)(2014?苏州)如图,港口A在观测站O的正东方向,OA=4km,某船从港口A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B处,此时从观测站O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 )
A. 4 km
B. 2km C. 2
3
km D. (+1)k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分析:
过点A作AD⊥OB于D.先解Rt△AOD,得出AD=OA=2,再由△ABD是等腰直
角三角形,得出BD=AD=2,则AB=AD=2. 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D⊥OB于D.
在Rt△AOD中,∵∠ADO=90°,∠AOD=30°,OA=4,
∴AD=OA=2.
在Rt△ABD中,∵∠ADB=90°,∠B=∠CAB﹣∠AOB=75°﹣30°=45°, ∴BD=AD=2,
∴AB=AD=2.
即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为2故选C.
km.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难度适中,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
形是解题的关键.
10.(3分)(2014?苏州)如图,△AOB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的坐标(2,),底边OB在x轴上.将△AO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O′B′,点A的对应点A′在x轴上,则点O′的坐标为( )
A.
(
,
)
B.
(
,
)
C.
(
,
)
D.
(
,4
)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分析:过点A作AC⊥OB于C,过点O′作O′D⊥A′B于D,根据点A的坐标求出OC、
AC,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求出OA,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OB,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O′=OB,∠A′BO′=∠ABO,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出O′D、BD,再求出OD,然后写出点O′的坐标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C⊥OB于C,过点O′作O′D⊥A′B于D,
∵A(2,),
4
∴OC=2,AC=,
=
=3,
由勾股定理得,OA=
∵△AOB为等腰三角形,OB是底边, ∴OB=2OC=2×2=4,
由旋转的性质得,BO′=OB=4,∠A′BO′=∠ABO, ∴O′D=4×BD=4×=, ∴OD=OB+BD=4+=∴点O′的坐标为(故选C.
, ,
).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主要利用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
角三角形,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分)(2014?苏州)的倒数是
.
考点:倒数. 分析:根据乘积为1的两个数倒数,可得一个数的倒数. 解答:
解:的倒数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关键.
12.(3分)(2014?苏州)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000000km2,数5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5.1×108 .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
错点,由于510000000有9位,所以可以确定n=9﹣1=8. 解答: 解:510 000 000=5.1×108.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