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31: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一章 荧光分析法 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五章 质谱法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 第二十章 毛细管电泳法 第二十一章 色谱联用分析法

附录一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05) 附录二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四 国际制(SI)单位与cgs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

附录五 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

附录六 配位滴定有关常数 附录七 常用电极电位

附录八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I=0)

附录九 标准缓冲溶液的pH(0—95℃)

附录十一 质子化学位移表

附录十二 质谱中常见的中性碎片与碎片离子

附录十三 气相色谱法用表 参考文献 英文索引 中文索引

附录十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目 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3章重量分析法 第4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5章酸碱滴定法 第6章络合滴定法 第7章沉淀滴定法 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9章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

附录

附录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Ⅱ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物理化学常数及物理量

附录Ⅲ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Ⅳ常用相对分子质量表 附录Ⅴ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 附录Ⅵ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0~60℃) 附录Ⅶ络合滴定有关常数 附录Ⅷ标准电极电位及条件电位表 附录Ⅸ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 符号表

第1章 概论 1.1 定量分析概述

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2 定量分析过程 1.1.3 定量分析方法 1.2 滴定分析法概述

1.2.1 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2.2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1.2.3 滴定分析中的体积测量 1.2.4 滴定分析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2.1 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

2.1.1 误差的表征——准确度与精密度 2.1.2 误差的表示——误差与偏差

2.1.3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2.2 随机误差的分布 2.2.1 频率分布 2.2.2 正态分布

2.2.3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2.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2.3.1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表示——对μ和σ

2.3.2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对μ的区别间估计

2.3.3 显著性检验 2.3.4 异常值的检验

2.4 测定方法的选择与测定准确度的提高 2.5 有效数字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3.1 酸碱反应

3.1.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3.1.3 活度与浓度,平衡常数的几种形式 3.2 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 3.2.1 一元弱酸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 3.2.2 多元酸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 3.2.3 浓度对数图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 3.3.1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处理的方法 3.3.2 一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 3.3.3 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 3.3.4 多元弱酸溶液pH的计算

3.3.5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HA+A)混合溶液pH的计算

3.3.6 强酸(碱)溶液pH的计算 3.3.7 混合酸和混合碱溶液pH的计算 3.4 酸碱缓冲溶液

3.4.1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3.4.2 缓冲溶液的选择 3.4.3 标准缓冲溶液 3.5 酸碱指示剂

3.5.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5.2 影响指示剂变色间隔的因素 3.5.3 混合指示剂

3.6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3.6.1 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 3.6.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3.6.3 滴定一元弱(弱碱)及其与强酸(强碱)混合物的总结

3.6.4 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3.7 终点误差

3.7.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7.2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8.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4章 络合滴定法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6章 沉淀重量与沉淀滴定法 第7章 分光光度法

第8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第9章 其他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附录

目 录

编写说明 第1章绪论

第1节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第2节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第3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 第4节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 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1节误差

第2节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3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第4节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第5节相关与回归 思考与练习 第3章重量分析法 第1节挥发法 第2节萃取法 第3节沉淀法 思考与练习

第4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1节滴定反应类型与滴定方式 第2节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第3节滴定分析的计算 思考与练习 第5章酸碱滴定法

第1节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第2节基本原理

第3节滴定终点误差 第4节应用与示例 第5节非水滴定法 思考与练习 第6章沉淀滴定法 第1节基本原理 第2节应用与示例 思考与练习 第7章配位滴定法 第1节配位平衡 第2节基本原理 第3节滴定条件的选择 第4节应用与示例 思考与练习

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9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参考资料 附录

目 录

符号 缩写或简称 第一篇概述

第1章分析化学的目的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 1.1 分析化学的目的:对社会的基本重要性 1.2 分析化学的目的:作为问题解决者的分析化学

1.3 非常规实验实应用分析化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章分析过程 2.1 概述 2.2 全分析过程

搜索更多关于: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 的文档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dtak6xagu0cqsi0v0jd0weks4q8c700nv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