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增加耕地质量等级相关内容的通知 为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国土资源部“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补充的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要求,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级测算工作。耕地质量等级以《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为主要技术依据,以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基础数据,在规划设计中确定耕地及新增耕地利用等级。在规划设计中科学合理布置工程内容,原则上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提高1~2个等级。为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工作,请参阅:
一、规划设计报告
1.在《规划设计报告》文本中,严格按照《四川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要求的提纲内容进行编制,在“土地利用现状”章节中的“耕地质量现状”中,说明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具体到每个图斑。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情况表见附件1。”
2.在“效益分析”中的“耕地质量分析”中,增加耕地质量等级计算过程、项目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等内容。耕地质量等级计算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公式计算。项目整理后耕地质量等级计算表见附件2,项目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表见附件3。
二、项目规划图
项目现状图为项目规划设计底图,项目现状图应包括地形、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斑、原耕地质量等级等要素。在项目规划图基本情况中,明确整理后耕地质量提高几个等级,增加“田坎变化新增耕地潜力分析及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明细表”内容,见附件4。
附件:1.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情况表 2.项目整理后耕地质量等级计算表 3.项目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表
4.田坎变化新增耕地潜力分析及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明细表
5.某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计算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三日
附件1
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情况表
图斑号 土地类别 行政村 国家利用等
附件2
项目整理后耕地质量等级计算表
整理前耕图斑号 地质量等级 有效土层厚度 表层土壤质地 土壤剖土壤有机质含量 面构型 土壤PH值 排水条件 地面坡度 灌溉保证率 地表岩石露头度 整治区块编号 地类质名权质量分 权重 质量分 权重 量质量分 权重 质量分 称 重 分 整理后综合补充耕光温(气自然质省级利国级利整理后作物产量比土地地的自候)生产潜量等指用质量用质量耕地质质系数 利用权然质量力指数 数 等指数 等指数 量等级 权重 质量分 权重 量质量分 权重 质量分 权重 系数 重 分 分 1#格田整 理 2#格田整 理 3#格田整 理 4#格田整 理 …… 整理后补充耕地的自然质量指数=各质量分*权重的和 自然质量等指数=整理后补充耕地的自然质量指数*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作物产量比系数 利用质量等指数=自然质量指数*综合土地利用系数 综合土地利用系数指全区土地利用等指数与土地自然等指数的比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