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石猴出生的经过,体会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下作者以及《西游记》简介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这节课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孙悟空的来历。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三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认读字词
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5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芝麻 遂心 迸发 山涧 獐
猕猿 是耶 提挈 瞑目 窍门 楷模 镌刻 抓耳挠腮 劣势
拱伏无违 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 喜不自胜 拖男挈女 天造地设 天真地秀 明明朗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伸头缩颈 日精月华
教师过渡语:学习完本课生字,并读通顺课文后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强调:重点生字,词语着重学习。 拓展:找出文中的重点。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 3.它是一只什么样的石猴?
师:时间到,停。先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
1.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 课文叙述了石猴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
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请举手。(好,放下)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2.想想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
生; 石猴是从一块饱受天地日月精华的仙石中迸裂而出。
众猴寻找山涧源流时,石猴勇敢跳进瀑布泉中,发现水帘洞,为众猴寻找了一个天造地设的福地,赢得众猴的敬仰,最终称王。
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请举手。(好,放下)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 3、它是一只什么样的石猴?
生:活泼可爱 、敢作敢为 、神通广大 聪明机敏 、大公无私
教师过渡语:学习了猴王出世这一课,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活泼可爱 、敢作敢为 、神通广大,聪明机敏 、大公无私 的石猴。现在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
个性化设计:找学生讲一讲西游记中的有趣故事。 强调:石猴的性格特点
拓展:孔子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说一说 请大家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你还知道关于猴王的哪些故事,能体现出他的这些特点?3分钟后比谁说的更精彩。
课件出示重点字词
官封弼马温→悟空弃官回山 →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棒,现在我们来回顾本节课内容,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五、课堂小结
本课是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课文叙述了石猴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表现出石猴的英勇无畏、机智敏捷、敢作敢为的品质。
教师过渡语: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学习完成,接下来老师要对大家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六、当堂检测
一、辨字组词。
涧( ) 镌( ) 挠( ) 间( ) 携( ) 浇( ) 二、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写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众猴一起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瀑布并发现(水帘洞),因而被称为猴王的故事,表现了石猴(英勇无畏)、(机智敏捷)、(敢作敢为)的特点。 板书 内容
教学反思:(一)抓重点问题,自读自悟。
抓住“石猴怎样出”和“怎样称为猴王”两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种读法并用,人文交流。
由于本文是古代白话文,语言很精辟,长短句结合多,读起来比较拗口。我给足时间让学生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充分读文,实现作者与文本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愿望。
不足方面: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如,“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教师大可不必逐个细讲,只要在有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出现时,可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解决,有的字词老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占用课堂大量时间。教学过程中各步骤都能运筹帷幄,美中不足的是仍旧觉得难以真正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精读自己认为优美的部分,感受语言的精美,修辞的灵活运用,所刻画人物的栩栩如生。
再教时需要注意:针对以上不足,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不拖泥带水,应该告诉学生的就要直接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七绕八拐的去所谓的启发。
猴王出世
猴王出世 发现水帘洞 活泼可爱、敢作敢为
石猴成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