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
【分析】直接利用抽样调查必须具有代表性,进而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小琪为了解某市2016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16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调查具有片面性,故此选项错误;
②小华为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平均身高,在2016﹣2017学年七年级抽取了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调查具有片面性,故此选项错误;
③小智为了解初中三个年级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抽样调查较科学,正确;
④小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抽样调查较科学,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正确把握抽样调查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5.
【分析】根据对话画出图形,进而得出从邮局出发走到晓莉家的路线. 【解答】解:如图所示:从邮局出发走到晓莉家应:向北直走700米,再向西直走100米.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 6.
【分析】根据加减法,可得(x+2)、(y﹣1)的解,再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答】解:∵方程组∴方程组∴
的解是中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求(x+2)、(y﹣1)的解,再求x、y的值. 7.
【分析】根据直方图表示的意义求得统计的总人数,以及每组的人数即可判断. 【解答】解:①小文同学一共统计了4+8+14+20+16+12=74(人),故题干说法错误;
②每天微信阅读不足20分钟的人数有4+8=12(人),故题干说法错误; ③每天微信阅读30﹣40分钟的人数最多,故题干说法正确; ④每天微信阅读0﹣10分钟的人数最少,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8.
【分析】根据所给算式找出规律,即可解答. 【解答】解:﹣
,﹣
,
,﹣
,﹣
,﹣
,则第2017
个数是﹣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式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算式平方根的定义. 9.
【分析】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有2个整数解,求出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解2x﹣1≤11得:x≤6, 解x+1>a得:x>a﹣1,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1<x≤6, ∵关于x的不等式组∴两个整数为:5,6, ∴4≤a﹣1<5, 解得:5≤a<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0.
【分析】“距离坐标”是(1,2)的点表示的含义是该点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1、2.由于到直线l1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直线l1平行且与l1的距离是1的两条平行线a1、a2上,到直线l2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直线l2平行且与l2的距离是2的两条平行线b1、b2上,它们有4个交点,即为所求. 【解答】解:如图,
恰好只有两个整数解,
∵到直线l1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直线l1平行且与l1的距离是1的两条平行线a1、a2上,
到直线l2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直线l2平行且与l2的距离是2的两条平行线b1、b2上,
∴“距离坐标”是(1,2)的点是M1、M2、M3、M4,一共4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定义,理解新定义,掌握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k的点在与已知直线相距k的两条平行线上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分析】由第二象限的坐标特点得到a<0,则点Q的横、纵坐标都为负数,然后根据第三象限的坐标特点进行判断. 【解答】解:∵点P(a,2)在第二象限, ∴a<0,
∴点Q的横、纵坐标都为负数, ∴点Q在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第三象限.
【点评】题考查了坐标: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在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记住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