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诗歌鉴赏题各种题型答题模式(教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4:24: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示例】①手法巧妙。这两句从声与色(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整句描绘出山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②构思巧妙。颔联与首联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同时也为尾联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及时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 花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注]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 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开》被誉为咏梅佳作。 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①构思巧妙。通常是以“梅”来比赋人的高尚节操,作者却反向为之,将“梅”比作高士、美人,设喻新奇。②手法巧妙。诗人采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高士、美人本就高洁典雅,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为背景,更烘托出梅花高洁孤傲的品格。同时,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的神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2、(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示例一】①用词巧妙。“清瘦”一词极为精炼传神,写出山峰的形态——高峻挺拔。②手法巧妙。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峻秀。“出”字以动写静,赋予山峰动态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示例二】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课后巩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诗歌颈联颇为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用词巧妙。“拂”与“侵”字采用了拟人的写法,竹声萧萧“拂琴”,

5

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 八、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一)走进高考2015年全国1卷)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

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

写是凭听闻所得。

(二)模拟高考:【肇庆二模】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8~9题。

九日齐山①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②何必独沾衣。

【注】①齐山: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作者此时被贬任池州。②牛山: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子春秋》内篇记载齐景公游牛山,北望齐国都城,

长叹流泪,为自己百年之后离开这世界而悲哀。

8、此诗首联与杜甫《登高》颔联相比,所描述的秋景对全诗情感抒发有什么不

同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1)《登高》颔联描绘了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以及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其作用在于营造苍凉恢廓的境界,烘托诗人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悲愁之绪。 (2)《九日齐山登高》首联描绘江南秋景:碧波中倒映着初飞大雁的身影,齐山在这秋季仍是一片青翠的颜色。这样美好的秋景,烘托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也为下文借此排遣自己抱负难施的郁结情怀打下伏笔。 【广东省适应性考试】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①面。叩逋仙②,访坡仙③,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释】①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②逋仙:指北宋诗人林逋,他曾隐居西湖,赏梅养鹤。③坡仙:指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

9、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1)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还不愿返回,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

托出作者游西湖的喜悦和兴奋。(3分)

(2)唐诗直抒胸臆,绿荫下白沙堤的“行不足”,直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

愉悦之情。(3分)

6

(三)设题角度小结: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

要分析。(5分)

2、此诗首联与杜甫《登高》颔联相比,所描述的秋景对全诗情感抒发有什么不

同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3、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5、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描写的月有何异同?请简

要概括。(5分)

☆设题角度主要有三个:1、抒发情感的异同;2、表现手法的异同。

3、意象(或意境)的异同。

(四)方法小结: 1、审题(审清题目要求,按照题目要求答题,特别是注意比较对象和比较角度。) 2、按要求答题。

(1)比较手法:明确各自的手法,分析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2)比较情感:明确各自抒发的情感,简单分析如何抒发情感的。 (题目、作者、诗眼、注释、具体诗句) 3、分点作答:(1)某诗??①??②??③??

(2)本诗??①??②??③??

(五)巩固练习: 1、夜雨 黄景仁【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

求生计开始

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开头两句表达孤寂之情和对亲友深深的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愉,反衬今夜的孤寂和不能回家的无奈。(2)黄景仁的这首《夜雨》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漂泊在外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 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念家之情。 2、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②赢,笑从双脸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 ②斗草:古代妇女用草进行比赛的游戏。

7

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

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

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1)《蜀相》中,作者写黄鹂鸟的叫声是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用黄鹂鸟的叫声反衬出诸葛亮祠堂周围的寂寥冷落,寄托着诗人对诸葛亮身后凄凉的哀叹和同情。亟盼良相贤才平叛定国,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之情。同时也有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感慨。(2)晏殊的《破阵子》用黄鹂鸟的叫声衬托出周围的幽静,写出了春光的美好,抒发了热爱春光的欢快自在之情。 3、 余干旅舍① (作者: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本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均属羁旅之作,抒发的感情同

中有异。请

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6分)

答:(1)刘诗所写之景萧瑟悲凉,西风叶落,霜叶凋零,城孤鸟独,主要表达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情怀和无尽的乡思。(2)王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诗句写景开阔,意境恢弘,虽有时序交替的感慨,但传达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洋溢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思离愁之情较淡。

4、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②,五湖烟水③独忘机④。

【注释】??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因越王难共安乐乘舟离去。③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④忘机:忘却俗念。 本诗歌颈联“万顷江田一鹭飞”,与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神韵同出,请从写景的角度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答:(1)二者都通过动静结合、视觉、色彩等写景角度描绘出空旷、寂静的晚渡图。(2分)(2)不同之处,本诗巧用了数量词属对工稳,对比强烈,深化了诗境。承接上句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强烈地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3)王诗,巧用叠词,使得诗歌读来更显律动美、韵味美,增强画面感。(3分)

8

诗歌鉴赏题各种题型答题模式(教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eb026gz77553973044s2xc786b4a900yy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