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基本情况,掌握导线测量工作的
外业及内业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清公式来源,推导方法,以工程实践为例,进行内业计算 重 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难 点: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教学内容:
1.控制测量概述 2.导线测量外业 3.导线测量内业 4.交会定点测量
5.高程控制及三角高程测量 复习思考题:
1. 平面控制网有哪几种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2.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几种?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事项?导线的外业工作包
括哪些内容? 3.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如下图所示,已知B(1)点的坐标xB(1)=48311.264m,yB(1)=27278.095m;已知AB边的方位角αAB=226°44′50″,计算2、3、4、5、6点的坐标。
4.附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如下图所示,已知B(1)点的坐标B(1)(507.693,215.638),C(4)点的坐标C(4)(192.450,556.403);已知AB、CD边的方位角αAB=237°59′30″,αCD=97°18′29″。求 2、3两点的坐
标。
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应用 6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碎部测图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等高线勾绘基本方法,地形图拼接、检查,整饰方法,让学生对地形图有全面的了解,能够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教学方法:讲清测图程序,转入实验,以应用为主,以地形图实地阅读。 重 点:经纬仪测绘法,等高线的勾绘,地形图的应用。
难 点:大平板仪测图,地貌形态的辨别,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教学内容:
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3.地形图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1. 地形图阅读应注意哪几方面?
2.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于哪些比例尺?如何进行分幅? 3. 如图所示为1︰2000比例尺地形图,请在图上完成如下量算工作:
(1)求A、B两点坐标。
(2)求A、B两点距离及其方位角。
(3)求A、B两点的高程及地面坡度。 (4)绘制A、B方向线的纵断面图。
第八章 工程测量 6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放样的基本方法,对于施工中的道路、桥梁等的放样工作
中的基本方法有个了解。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学生记忆为辅。 重点:线路放样,桥梁放样 难点:施工放样的方法。
1. 施工放样概述
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3. 线路测量 4. 桥隧测量 复习思考题:
1.在地面上选择A、B两点,用钢尺往返丈量,使AB=60m,相对误差<=1/2000 ,并打入木桩,在木桩上做出点的标记。以A、B两点作为建筑工地的控制点(导线点),如图示。
放样数据 =85°46′12″,S1=16.000m; =34°29′36″,S2=22.967m。要求把1,2位置在实地标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