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8 传统产业提升工程 有色冶金 重点建设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久盛矿业金岭金矿一期、陕西有色30万吨铝镁合金、金钼钼金属工业园、金钼钼焙烧工艺技改、宝钛5000吨钛熔铸技改、宝钛钛及钛合金残废料处理生产线技改、宝钛大吨位自由锻生产线技改、八一锌业10万吨高纯锌冶炼和10万吨锌合金技改、商洛镀锌厂技术升级项目、煎茶岭镍采选工程、安康硫酸镍、铜川铝业12万吨预焙阳极建设、大西沟800万吨铁矿开发、杨家坝铁矿130万吨改扩建等项目。 食品加工 重点建设西凤酒扩建技改、太白酒2万吨陈酒技改、丹凤葡萄酒扩建、丰益粮油深加工、汇源4万吨猕猴桃果浆生产线、银桥4万吨益生菌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雨润肉制品加工、财安肉制品深加工、西安米旗冷食生产、得利斯肉制品加工二期、松茂餐饮农业食品科技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等项目。 建材 积极实施水泥行业“关小上大”工程,重点建设铜川环新建材30万方加气混凝土切块、秦岭等水泥低温余热发电、陕煤集团石煤型钒矿石综合利用、华电热电联产粉煤灰综合利用、特种玻璃建材制造加工、博桦陶瓷高档内墙釉面及抛光砖生产线等项目。 纺织服装 实施西安纺织城整体搬迁工程,重点建设丰泰纺织1000头气流纺和400台布机生产线、鑫源纺织二期工程、榆林羊毛绒生产加工基地等项目。 建筑业 培育10家产值过100亿、3家过500亿的建筑企业,力争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10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300家以上。 第十七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西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相应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现代物流。依托区位及交通枢纽优势,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物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建设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智能化运作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三大平台、五大体系、
七大园区”。强化宝鸡、汉中、安康、榆林等重要物流节点,推进咸阳空港物流园建设,形成运转高效、畅通便捷的大物流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依托供应链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把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物流园区。
专栏19 物流业重点工程 物流园区 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空港物流园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汉中褒河物流园区、渭南潼关物流港、安康综合物流园等七大物流园区。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石化等重要产业,重点抓好陕西红光钢铁物流中心、宝鸡西部物流中心、富平物流航空快递中心、西安三桥国际汽车物流中心、杨凌特色农产品及农资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多式联运转运设施 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转运设施。重点抓好西安公路港、中陕国际物流中心、西安贝斯特物流中心、西安铁路货运站、杨凌铁路货运站、长安引镇物流中心、绥德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大宗商品物流 重点实施西安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榆林大保当和孟家壕能源化工物流基地、宝鸡煤炭配送中心、中储西安钢材物流中心、延安利源石化物流配送中心、明珠国际家居中国原点新城、西瑞兴平粮油物流基地、省粮食物流集团杨凌粮油物流中心、西粮泾阳粮油物流基地、建兴勉县粮油物流基地、省油脂安全物流工程、陕西苹果交易市场、渭南金地棉花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基地等项目。 农产品冷链物流 建设和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重点抓好西部欣桥、西安朱雀、咸阳新阳光、西安雨润、华圣果业、陕西昌盛苹果、西安方欣和渭北苹果物流园等冷藏物流中心建设。 城乡配送 发展各类超市及连锁配送,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着力抓好西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陕西黄马甲城市快捷配送网络工程、西部物流城市配送工程、西北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西北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等建设项目。 农村物流 支持发展日用品、农资、再生资源等配送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双千工程”、“新网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建设覆盖全省的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重点建设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