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光是属于电磁波,而可见光只是其中的一些频段,这些都是中学的知识了,详细的大家回去看书。而数码相机甚至胶片相机能感应到的光谱范围和人眼能感受的大体一致,特殊的除外(什么红外摄像之类)。
一、颜色的解构:
自然界的颜色千变万化,绚丽非常,但这么丰富的色彩该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呢?聪明的人类还是找到了根源,那就是找到了基色。
1。RGB三色加法原理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
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 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 就是黑色(黑暗)。
延伸:
在色彩的数码化中,有两个标准比较常见,就是Adobe RGB 和 sRGB 色彩空间。简单说就是不同公司开发的标准,Adobe RGB覆盖的色彩空间比sRGB的更加广,即能再现更鲜艳的色彩。
严格说到好就一定是Adobe RGB会比较好,但是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也一般不会去设置成Adobe RGB,因为sRGB也基本足够我们用了,更重要的是sRGB的设备兼容性最好。
如果有兴趣继续探讨色彩空间的,可以将相机设置成Adobe RGB模式试
试。
2。颜料三原色减色原理
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3。关于颜色要说一句,就是数码相机的影像传感器在感应也是取RGB的信号喔。
二、色彩的特性(这点对我们后期调整非常重要,其中的一些概念我也
是没有很深刻领悟,相信只有在实践中多体会才能更好控制)
调控色彩时,有三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是每一位摄影人都需要高度关注的,这就是色彩的三个特性——色调(色相)、明度与饱和度。
色调(色相)就是对色彩的一种直观感受,通常我们用某一被摄物的名称来表示(例如:一辆蓝色的汽车,一顶红色的帽子等)。
明度(有时被称为亮度或照明度)是对色彩明暗度的一种衡量或是对灰度(在色调被去除的情况下,就如黑白摄影一样)的一种衡量方式。你可以想象一下,一辆蓝色的汽车与一顶绿色的帽子的明度,或许它们的明度几乎相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