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出诊量增加了42%,儿科急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36%。超负荷应诊让许多儿科医生叫苦不迭。
除了工作的高强度,更让儿科医师纠结的是不得不经常忍受无端的指责,承担难以预料的风险。患儿家长在“排队8小时”的过程中积累的烦躁情绪常常会在“看病3分钟”时爆发出来,抱怨、指责、谩骂,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些职业风险成为儿科医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近年来儿科医师不断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2018年1月12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选自《中国儿科医生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四:
医治“儿科医生荒”需开综合药方,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除了千方百计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外,还要完善分级诊疗体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目前,我国只有53.2%的综合性医院有儿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儿科的仅占12.6%。此外,还要加强科普宣传,缓解儿科就诊压力。不少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烧哭闹,就抱着去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因常识和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和医生产生矛盾。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宣传,开通多渠道咨询热线,指导家长从容应对,不盲目扎堆医院,就医期间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工人日报》)
7.下列关于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儿科医师紧缺的状况十分严重,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的人数偏低,这种状况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
B.目前需要增加近十万名儿科医生,才能完成国家相关战略计划,但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暂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C.高风险、高强度、压力大、待遇低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儿科医生不断流失,这一现状的改变需要多方位的调整。
D.随着两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科医生辞职,以及“二孩”生育高峰的到来,儿科医生紧缺的状况还有可能加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儿科停诊通知”说起,引出目前我国“儿科医生荒”这一现象,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
B.材料二指出了“儿科医生荒”两大成因:一是培养机制有问题,造成儿科医生来源不足;二是职业环境有缺陷,造成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C.关于儿科医生的职业环境缺陷,材料二先将其概括为“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三个方面,然后通过翔实的材料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D.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具有因果关系:儿科医生中感受到每一项困难的比例均达到70%,这使得他们两年内完全没有辞职计划的还不到50%。
E.我国每年培养的儿科医生还不到两千人,而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去做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的职业缺乏吸引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9.我国目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儿科医生荒”这一难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左鼎,字周器,永新人。正统七年进士。明年,都御史王文以御史多阙,请会吏部于进士选补。帝从之。尚书王直考鼎及白圭等十余人,晓谙刑名,皆授御史。而鼎得南京。寻改北,巡按山西。
时英宗北狩,兵荒洊臻,请蠲太原诸府税粮,以苏其困。也先请和,抗言不可。寻...
以山东、河南饥,遣鼎巡视,民赖以安。律,官吏故勘平人致死者抵罪,时以给事中于泰言,悉得宽贳。鼎言:“小民无知,情贷可也。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法者,天下之公,不可意为轻重。”自是论如律。
景泰四年,疏言:“巡按所系尤重,毋使初任之员,漫然尝试。其余百执事,皆当慎..择而久任之。”帝颇嘉纳。未几,复言:“国家承平数十年,公私之积未充。臣请痛抑末技,严禁游惰,使归南亩,裁冗员以省虚糜。开屯田而实边,料士伍而纾镶。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阜民而裕国也。”章下户部。尚书金濂请解职,帝不许。鼎言亦不尽行。
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帝善其言,下诏甄别,而大臣辞职并慰留。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吏部尚书何文渊、刑部尚书俞士悦、工部侍郎张敏、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文渊致仕。
鼎居官清勤,卓有声誉。御史练纲以敢言名,而鼎尤善为章奏。京师语曰:“左鼎手,练纲口。”自公卿以下咸惮之。鼎出为广东右参政。会英宗复位,以郭登言,召为左佥都御史。逾年卒。
(选自《明史·左鼎传》有删改)
【注】①涛臻(jiàn zhēn):接连来到。②蠲(juān):除去,免除。③贳(shì):赦免。④纾镶(shū xiāng):纾,缓解;镶:军饷。
④
③
①
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
B.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
C.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
D.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宗”为古代皇帝谥号之一,是英宗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B.“府”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明清时期二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 C.“执事”在文中是指办事的官吏,在“敢以烦执事”一句中主要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D.“屯田”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军屯与民屯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鼎熟知刑律,秉公执法。他反对滥用职权,坚持依法办事。他还善写文章,在京城,他和练纲享有“左鼎手,练纲口”的美誉,
B.左鼎情系民生,心系百姓。连年兵荒,他上书请求减免税收,以缓解百姓的困苦;他还亲自巡视察看灾情,使百姓能够安定下来。
C.左鼎忠于朝廷,建言献策。他建议谨慎选择官员,重视农业生产,裁减冗杂人员,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D.左鼎光明正大,耿直磊落。也先求和,他直言进谏。林聪请求他实名弹劾奸恶的官员,他接受这一请求,整肃了官场的不良风气。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小民无知,情贷可也。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5分)
(2)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阜民而裕国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
①
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注】①这首词产生于两宋之交,作者不详。②银艾:借指做官。银,银印。艾,拴印的丝带,其色如艾。③丘壑:指隐者所居的山林幽深处。④三江:指吴淞江、娄江、东江,均流入太湖。⑤挽天河:挽,牵、拉。天河,即银河。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
⑤
⑥
④
②
③
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⑥霄汉:即高空,借喻朝廷。 14.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曾多次泛舟太湖,如今故地重游,词中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他心头的愁苦。 B.把长剑卖掉,买一只小船,做垂钓太湖的渔翁,这表现了作者随性洒脱的性格。 C.在作者看来,出去做官不是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归隐山林才是自己的心愿所在。 D.从太平到战乱的巨变,使作者虽面对美酒佳肴,也不免感慨万千,慷慨悲歌。 E.全词以作者两行泪水洒落清清太湖水这一细节结束,生动感人而又耐人回味。 15.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请就此作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论语》中,孔子强调无论是遇到比自己贤能还是不如自己贤能的人,都要学习和反省的两句话是 ▲ ,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忆当年北方人民进行的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 ▲ ,▲ , ▲ ”写眼前实景,与之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的隐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平昌冬奥会上,面对不公平竞争的恶劣环境,中国运动员武大靖脱颖而出,勇夺500....米短道速滑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②面对现实生活中随时可能爆发的突发事件,如果一个主管官员仍然像平时一样安之若...素,无所作为,那他就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
③中国外交部关于马尔代夫局势的声明警告意味明显,如果印度对此置之度外,执意干涉....马国内政,一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④有关专家指出,延迟退休制度涉及面广,影响十分深远,必须反复论证,综合布局,如果急于求成,盲目推进,有可能适得其反。 ....
⑤就在天气转暖、春意开始萌动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也给安稳平淡的日子平添了几分惊喜和情趣。
⑥寒假期间到敬老院慰问时,高二(3)班的同学们因陋就简,逢场作戏,表演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小品,逗得老人们开怀大笑。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成为他们生命的滋养,也成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B.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使甲骨文研究“低迷”的情势有所改观,有助于增强国民的自豪感,有助于弘扬中华古老文明的影响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C.多项权威研究发现,每天快走对身体有诸多好处,坚持每天快走一小时,既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有效对抗糖尿病,减少中风,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