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13:17:41 本文由薄荷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本文后,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12.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 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 3.而人之未达也( ) 4.扪烛而得其形( ) 二、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13.献曲求诗

元丰①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③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导读:这是一则写文人闲情逸趣的小品,写得清朗明快、情趣盎然。苏东坡生日宴饮,踞高峰,临大江,宾朋满座,举桌皆欢,这是情趣之一。李委知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以笛声贺寿,作进见之礼,别出新裁,这是情趣之二。李委吹笛,技艺超群,“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堪称出神入化,醉倒满座,这是情趣之三。没想到李委“抛砖引玉”,借此求诗,而且并非偶发求诗之想,而是“袖出嘉纸”,原来早有图谋;他的祝寿新曲《鹤南飞》捧得苏东坡心花怒放,虽然与李委素不相识,但东坡也就欣然从命了,这是情趣之四。读这样的小品,有一种超凡脱俗、耳目清凉、心旷神怡之感。

注释 :①元丰:北宋神宗赵顼年号。②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下文“坡”,是作者自称。③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 精练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酣___ 俗___ 腰___ 既___ 袖___ 从___ 二、翻译:

1.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

6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客皆引满醉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李委仰慕苏东坡的诗名,遂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此求诗。请用一个四字格成语概括这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14.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①,领京兆尹②。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③,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④,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⑤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导读:王猛严肃执法,不避权贵,是国家的重臣,苻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苻坚怎么能没有法,只是没有执法的决心,没有必行之法罢了。《韩非子·有度》云“刑过不避大臣”,而不是“刑不上大夫”。

注释:①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内史,官名②领京兆尹:兼京兆尹之职。③奏未及报:上报了皇帝不等批示。奏,奏请。报,批示。④疾恶纠察:疾恨坏人,纠查案件。⑤刑免:判刑、免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

2.特进、光禄大夫强德( )3.猛下车收德( ) 4.与邓羌同志( ) 二、翻译

1.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驰使赦之,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文义,试对王猛、秦王坚作简要评价:

王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15.三镜

戊辰①,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②,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③,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衰。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导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深解其意,善于采纳明臣进谏,不断对照检点自己的得失,历史上“贞观盛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注释:①戊辰:这是贞观十七年正月的戊辰,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②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指鼓吹乐队,乐器有鼓、钲、箫、笳等。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③一品羽仪:一品官的羽葆仪仗。羽仪指羽饰车盖、鼓吹等。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今葬以一品羽仪( ) 2.悉辞不受( )

3.上思徵不已( ) 4.非亡者之志( )

7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二、翻译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由上文的故事可知“上”即为_____,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_____的局面。

原文16.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①,亦知是尧、舜而非②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③,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④,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⑤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举。

注释:①奥博:含义深广。②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③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④俊才:出众的才智。⑤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一,l.向 2.穷尽 3.被 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2.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

8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3.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1.派遣,差遣 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 3.一年,周年 二,1.用 2.认为 3.因为 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4. 沛公至咸阳

沛公进入咸阳,各位将领争先恐后奔向府库把金银布帛等财物分掉,唯独萧何抢先进入皇宫搜集了秦朝丞相御史府的法律条文等文档收藏起来。沛公被封为汉王,让萧何担任丞相。项王带着手下烧了咸阳后离开。汉王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地方的好坏、民间疾苦这些事,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所有文书档案的缘故。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让韩信担任大将军。

一、1.跑 2.用 做 3.……的原因

二、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的图籍。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 5.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围了好几层。项羽在深夜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惊失色,说:“汉军都已经取得楚地了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就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王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经常因宠幸而侍从在侧;有一匹骏马叫乌骓,常常骑它。于是项王就唱起了悲凉激愤的歌,自己作歌词:“我的力气能够拔山啊,勇气盖过世人。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能奔驰了。乌骓不能奔驰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将怎样安置你呢!”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项王流下眼泪,手下的人都哭了,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

一、1.和 几 2.就 3.自己、亲自 4.没有人

二、1.汉军都已经取得了楚地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 2.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

三、乌江.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惋惜 不可沽名学霸王 6.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一、1.吃惊 改变脸色 2.我,谦词 3.聪明,才思敏捷 4.君主厌恶他

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俸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 2.话说得好啊!这类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9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7.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王恺给石崇看,石崇看罢,用铁如意一敲,随即就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变了脸色,声音严厉。石崇说:“不值得生气,现在我就赔你。”于是命左右尽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的,枝条树干世上少有,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王恺茫然若失。 一、l.常 2.完 3.尽 4.像 同“惘”,迷惘

二、1.石崇与王恺争比豪富,(两家)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2.(瑚树)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8.太宗罢朝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一、1.定要 乡下佬,指魏徵 2.触犯 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 穿戴 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

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

矣!” 9.临江之麋

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猎 2.靠近 3.给……看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10.伤仲永

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

10

(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es699qkn95nd0e7n2yj9vfqx3d4pq0162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