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进攻与防守都要以踝关节的快速用力进行,不仅要根据技战术的需要,向前、向后、侧向的进行步法的转换,还要进行跳跃、缓冲以及节奏的瞬时变化,而且在出腿击打的最后阶段,脚面在接触击打点的同时,反作用力也要依靠踝关节来进行缓冲,所以对跆拳道运动员来说,踝关节使用非常频繁,并且运动员在很多种情况下处于单脚支撑,在运动员单腿支撑的时候,踝关节承受身体以及来自外界的巨大的机械应力。
人体在运动中,构成关节稳定性的主要有三大子系统,即主动子系统,被动子系统与控制子系统。主动子系统主要包括维持稳定性的肌群,被动子系统主要指构成关节的骨性结构以及周围的韧带等,控制子系统主要是指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系统,如踝关节中的本体感觉系统。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由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较为薄弱,因而在应对较大外力的时候,会由于肌肉力量的不足而无法使关节位于正常的活动范围之内。其次,青少年运动员构成关节的骨骼硬度与关节稳定性相关的韧带力量较成年人差,但伸展性更好,表现为关节柔韧性较好,但是关节也比较松弛,活动范围更大。 青少年运动员其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不够精细,在踝关节偏离正常关节位置的瞬间,神经系统不能快速做出判断,动员关节周围肌肉快速做出应对,使踝关节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是青少年运动员踝关节容易受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1、骨骼特点
青少年期人们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软骨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质较多,且无机盐较少,因此青少年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较大,虽然不易发生完全骨折,但是更容易弯曲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成分发生变化,如无机盐含量增多,韧性减小,坚固性增强等。同时,软骨迅速生长促使骨骼
伸长并逐渐完全骨化。女生四肢骨骼完成骨化在16岁~17岁,男生则在17岁~18岁,脊柱椎体完全骨化在20岁~22岁之间。青少年的骨骼未完全骨化之前,这些部位不宜承受较大的负荷,否则会使骨骺的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2、关节特点
青少年的关节结构与成人相比基本相同,但是关节囊较薄,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内外的韧带薄而松弛,周围肌肉较细长,因此青少年关节的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较大,灵活性和柔韧性都易发展,但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即牢固性较差。 3、肌肉的特点
青少年肌肉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含量较少且含水量较高,肌肉比较细嫩。与成人相比,青少年肌肉的收缩能力较弱,力差,并且更易疲劳,但恢复较快。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肌肉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逐渐增大。年龄阶段的不同肌力的增长速度不同,生长加速期的骨骼增长快于肌肉纵向发展的速度,使得肌力和耐力都较差;但在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而且肌肉纤维增粗,肌力显著增大。一般情况下,女孩在15岁~17岁、男孩在18岁~19岁时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多在行走、跑步、跳跃或下楼梯、下坡时,踝跖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内翻,外侧或内侧副韧带受到强大张力作用,致使踝关节稳定性失去平衡和协调,发生踝关节扭伤。外侧常见。 1、急性外伤史
2、踝部明显肿胀,可见皮下淤血
对比观察双足踝外形。韧带扭伤时,内外踝前下方肿胀,有瘀血斑。重伤可见踝内、外翻畸形。
3、踝部剧烈疼痛,不能着地 4、伤处有明显压痛
压痛点检查。以外侧副韧带损伤为例,距腓前韧带扭伤,压痛点在外踝前下方;跟腓韧带扭伤,压痛点在外踝尖偏下约一横指处。 5、功能障碍 如坡行,甚至不能行走。
6、畸形 严重扭伤时韧带断裂可合并关节脱位,可见踝内翻畸形。
7、X线检查 双踝强迫内翻位,拍正位片。双踝对比,若见关节外侧间隙增宽,则说明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 8、运动功能检查
内翻痛检查: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一手握住踝部上方,另一手握住足的前部并做内翻动作,如踝外侧痛,而做外翻时不痛,即为阳性。
抽屉试验检查: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小腿下部,一手握足跟,在踝关节跖屈位,推拉距骨使之前后错动。与健侧对比,如活动范围较健侧加大,即抽屉试验阳性,表明踝关节外侧韧带全部断裂。
大腿后部肌群拉伤症状与诊断
股后肌群:(即腘绳肌)半腱肌、半膜肌、(外侧的)股二头肌。图:半膜肌位于半腱肌的深层(图上看不到)。
在训练中,往往比较重视股四头肌的训练,而忽视股后肌群肌的训练,造成前后肌群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平衡关系。在跆拳道训练或练习时,股四头肌急速收缩时,由于前后肌群的肌肉力量存在不协调,作为拮抗肌的股后肌群就容易被拉伤。
研究表明,大腿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之间的力量保持一定的正常比例,对保证膝关节活动稳定性至关重要。有专家实验证明,如果腘绳肌能达到股四头肌力量
(H/Q比值)的50%~ 80%,就能对膝关节活动起到有效的调制作用,增强其柔韧性和灵活性。教练员在力量训练中,往往比较注意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而忽略了腘绳肌的训练,这样不但造成膝关节不稳、动作不能准确到位,而且有可能使腘绳肌拉伤。此外,由于膝关节囊内的内侧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与内侧韧带相连,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的力量不足或H/Q比值过小,也有可能导致膝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单一或二联或三联伤。
因此在女跆拳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采用后踢腿、俯卧“背腿”、负重腿屈伸、抗阻力伸大腿(如后向拉橡皮筋)等辅助练习中来发展腘绳肌的力量,采用正压腿、正耗腿、正控腿、纵劈腿等辅助练习来发展腘绳肌的伸展性,对于保护膝关节,防止运动损伤是很有必要的。
主动拉伤:肌肉主动强烈收缩 跑、跳、蹬地时,膝关节由屈曲位移向伸直位 被动拉伤:肌肉被动过度拉长 劈叉、压腿、跨栏 造成肌肉微细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成为肌肉拉伤。 1、明显受伤史
2、疼痛 受伤部位明显疼痛,甚至跛行 3、压痛 受伤部位明显压痛
4、肿胀淤血 肿胀和青紫瘀斑。肌肉或肌腱完全撕裂时,常可见膨大的断端,或两断端间的凹陷。 5、抗阻力收缩痛
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均起于坐骨结节, 半腱肌止于胫骨的内上髁前后 股二头肌止于腓骨小头
常见坐骨结节部拉伤、肌腹部拉伤、下部肌腱处拉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