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6 10:16: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方荣*

摘 要: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对圣经颇有研究,其作品中总能在许多方面体现圣经的原型,这是作家作品中的一个特色。而《德伯家的苔丝》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中也不乏有圣经的原型。本文试图从原型人物及原型场景这两个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圣经 原型

1. 引 言

《德伯家的苔丝》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哈代从小就深受基督教和《圣经》的熏陶,在青少年时代曾一度醉心研究《圣经》,打算日后成为一名牧师。由于他对《圣经》的耳熟能详,他的诸多作品无论在人物,情节,场景,意象,典故等方面都能体现圣经原型。难怪哈代研究专家F. B. 皮尼恩曾指出:“没有别的作品,甚至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像《圣经》那样对哈代的思想和性格有着如此深远持久的影响。”1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苔丝短促的一生的爱情历史剧。纨绔子弟艾力克贪恋苔丝的美貌,夺去了她的贞操。苔丝后与牧师之子安吉尔相爱,但在她坦白了自己的过去之后,安吉尔离她而去。最后,当安吉尔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苔丝却因贫困所迫,已经回到艾力克身边。但苔丝在绝望之际杀死了艾力克,与安吉尔出逃,之后在巨石阵中的祭坛上被逮捕 *

刘方荣 (1975-),女,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级研究生,研究领域:高校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通讯地址:湖北大学外

国语学院,邮政编码:430062; 电话:027-88661535,13554160619;E-mail: fangrong882003@yahoo.com.cn 1

F. B. Pinion, 1976, A Hardy Companion: A Guide to the Works of Thomas Hardy and their Background [M],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P 218.

79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并处以绞刑。从《圣经》的角度看,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故事场景,形象寓意等方面都可在《圣经》中找到其原型。现从人物塑造和故事场景两方面作如下分析:

2. 原型人物分析

小说开始不久,哈代就向读者暗示:他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夏娃式的悲剧人物。在《旧约·创世纪》里,作为人类始祖之一的夏娃,由于受到蛇——恶魔的化身——的引诱,偷吃了知识树上的“禁果”,犯下了弥天大罪,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从此终身劳苦,受尽磨难。在小说中,苔丝被命运带到了浪荡公子艾力克面前,被他诱骗奸污。艾力克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从故事开头到结尾,艾力克一直都是以圣经中魔鬼撒旦(Satan)的形象出现。从诱使苔丝失去贞洁到最后迫使苔丝回到他身边,不断地给苔丝带来难以愈合的痛苦。尤其是他中途被安吉尔的父亲---老牧师克莱尔感化成为传道者,如同撒旦装扮成蛇潜入伊甸园诱惑夏娃一样,很快就现出了魔鬼原形。不过哈代在刻画艾力克这个形象时,既批判他象撒旦一样对夏娃式的苔丝带来的伤害,又让他多次在苔丝陷于困难之际出现。比如,起先是苔丝家的马意外死亡,一家陷入困境时,他给予苔丝一份工作,让她在他家里帮忙;后来她遭到一位女工“红桃皇后”的非难,艾力克神奇般地出现并带她逃脱困境;当苔丝被安吉尔遗弃,独自在荒凉的燧石顶村劳动时,是艾力克又四次去找她要把她从困境中救起;最后苔丝父亲死后全家无处栖身时,又是艾力克给予她的家人做了安置。作者这样刻画艾力克,或许想让我们明白即使一个魔鬼般的人也有其善良的一面。这和《圣经》在刻画魔鬼撒旦的形象时有所不同,我们要注意全面分析。

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安吉尔在英语原文中为Angel, 即天使之意。但是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发现, 安吉尔并非如天使一般纯洁无瑕。作者在刻画安吉尔这个人物形象时,就把他以一个原型人物加以对待。安吉尔是非常虚伪的。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当一名牧师,他拒绝进大学接受神学教育,而是下农村去体验生活,立志当一名农夫。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能够接受新事物。这一点与作者托马

80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斯·哈代颇为相似。哈代小时候也是接受了基督教理念,后来才受到无神论观点影响, 但最终还是不能脱离基督教理念。同哈代一样,安吉尔从小就受到宗教熏陶,所谓的纯洁在他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这使他不能接受苔丝的过去。苔丝信任他并向他吐露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但是安吉尔在她处于那种孤立无助的境地时非但没有同情她,帮助她,原谅她,反且责备她,嘲笑她,并最后离弃了她。这里安吉尔的虚伪性就暴露无遗。表面上他说自己是深爱着苔丝,实际上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苔丝的的过去,也说明了他性格中的懦弱。他爱的只是苔丝美丽的外表,并不是苔丝作为一个人的本身。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苔丝后来再次回到艾力克身边以及她再遭受痛苦,安吉尔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给苔丝带来的痛苦远远比艾力克要深。很显然,作者给安吉尔取天使(Angel)这个名字极具讽刺性。苔丝应该才是真正的天使。

3. 原型场景分析

在小说中的塔尔勃塞牛奶场。一个星期天早上,苔丝和三个姑娘一起去教堂作礼拜,因为雨后草坪积水不能经过,安吉尔便抱着她们一一过去。在他帮助三位姑娘过去之后轮到了苔丝,他对苔丝比说了一句话:“Three Leahs to get one Rachel。” (三个利亚为了一个拉结)。我们可以从这里联想到《圣经》中一个故事。

“创世记”里说,雅各娶拉结为妻,答应为她家干七年苦活,但七年之后,拉结的父亲却把拉结的妹妹利亚嫁给了他。雅各只好再干七年苦活以娶拉结。2此处安吉尔说的意思是指他先后把三个姑娘抱过水坑的目的在于能有机会轮到抱苔丝过去。这里的three Leahs意指莱蒂,伊茨,玛丽安三个姑娘。她们和苔丝一样同时深深地爱上了安吉尔。但是她们都是善良热情的农村姑娘,在知道安吉尔爱的是苔丝时她们大方地祝他们幸福,虽然各自都强忍着痛苦。这从后来“莱蒂病倒,玛丽安酗酒,伊茨说自己不如以前快乐了”更可以看出。此处拉结指苔丝,安吉尔意指他先后把三个姑娘抱过水坑,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机会抱苔丝过

81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去,很有讽刺意味,也喻指安吉尔对苔丝的爱慕,他借机向苔丝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托马斯·哈代对圣经的熟悉,对其中的典故运用自如。

同时在小说结尾,苔丝在杀死艾力克之后和安吉尔出逃,来到了一片空旷的平原上的悬石坛。悬石坛,是耸立在索尔兹伯里附近平原上的巨石阵(Stonehenge),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其中心有一个“祭坛石”Altar,据说是在一些古代宗教仪式上被用作放祭品的地方。在这里,苔丝因为疲倦在祭坛石上睡了一觉,也正是在这里被捕的。在《圣经》中,祭坛是用来给上帝或其他神献贡品并向神祈祷的地方,被视作一个圣洁的地方,放在上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是纯洁的,比如羔羊,小孩。例如,在“创世记”第四章中,亚伯向上帝献上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又如在“创世记”第二十二章,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对他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克(Isaac)。把他献为燔祭。” 3亚伯拉罕把儿子以撒克带到神所指示地方,筑坛,拿刀要杀儿子,耶和华的天使从天上大声呼叫:“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4这里,苔丝把自己放在祭坛上, 献给上帝, 她相信自己是纯洁,清白的;也表明了她心意已决,要平静地接受杀死艾力克的惩罚。苔丝曾不断地反问自己:是否一次失去了贞操,就永远不再纯洁了?这也是她思想中一直强烈斗争着的矛盾。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还是相信自己是纯洁的,并以生命作为贡品。哈代安排这个结尾的用意表露了他的想法:他认为苔丝一直是纯洁的。哈代为“德伯家的苔丝”所取的另一个名字是:“一位纯洁女子的爱情悲剧”。自始至终,他眼中的苔丝是纯洁的。“什么才是纯洁?”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4. 小 结

作品是人的思想的最好载体,充分理解作品的精髓才能更加深刻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哈代的小说之所以受到全世界读者的赞赏,应当说与他大量使用《圣经》原型是分不开的。在使用圣经原型时,作者选 23

圣经·创世记 (三十至三十一章),以下圣经引文均采用“和合本”。 圣经·创世记 (二十二章三节)(和合本)。

82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euvr7q1b58mqar1rud16ehs64cxfu0121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