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师生共用学案
年级:七上 科目:数学 执笔:85中 段国伟 审核:长安区备课组 内容:4.4角的比较 课型:新授 时间:2011.7
教学目标:
1. 会用估测、测量、叠合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 能用尺规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 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 重点:用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角平分线的意义。
难点: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达“角平分线中相应的数量关系”。
一、学前准备:
1.学具:任意三角形纸片一张;画有任意角的半透明纸一张。
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有哪些?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一)角的大小比较
1.由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猜想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谈谈你的想法。
⑴ 估测法,是常用的方法,适用于两个角大小差别明显时;
⑵ 度量法,用数量比较图形,但需要工具。
⑶ 叠合法,差别不明显,又无工具时常选用。 2.动手操作:
⑴ 比较自己的三角形纸片中任意两个角的大小,说说你的做法。
⑵ 小组内二人用叠合法比较半透明纸上的两个角的大小。(组内互助)
⑶ 举例子说一说怎样用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① 把 与 重合, ② 再把 与 重合 , ③ 另一边落在 ,看其落在角内还是角外。 ⑷ 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我们知道,两个角∠1与∠2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是: ; ; 。(用符号语言表示) 3.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两个角相等,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和已知角相等的角呢?你的做法是: 方法一: 方法二: 自学P125—-126“做一做”。请你用叠合法检验用这种方法做出的角与已知角是否相等。
仿照“做一做”中的方法,做一个角等于∠α。(组内互相检查)
作法: α
①
②
③
④
⑤
(二)角平分线的学习
1.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可以把这个角分成两个角,如果这两个角相等,那么这条射
线叫做这个角的 .
2.画一个角,将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是怎样做的,有几种做法?
3.角平分线的性质:如图,OP是∠AOB的角平分线,那么,∠AOP、∠BOP、∠AOB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A ∠AOP=∠BOP= 1
2
∠AOB; ∠AOB=2∠AOP=2∠BOP
P 若∠AOP=25°,则∠BOP、∠AOB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O 若∠BOP=25°,则∠AOP、∠AOB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若∠AOB=50°,则∠AOP、∠BOP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写出简单的推理过程B
)
三、归纳总结:
角的大小的比 较方法: 角平分线的概 角 念及性质 用尺规做一个 角等于已知角 我们在学习角大小比较的时候,类比着线段的长短比较来学习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常用
到类比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
D 四、拓展练习:
1.如图所示,OB平分∠AOC,∠AOD=78°。
C ① 若∠BOC=20°,求∠COD的度数; O ② 若OC是∠AOD的平分线,求∠BOD的度数。
A B
解:
2.如图所示,OC是∠AOB内部的任意一条射线,OE平分∠AOC,OF平分∠BOC. ① 若∠AOC=80°,∠BOC=70°,求∠EOF的度数;
F C ② 若∠AOB=120°,求∠EOF的度数;
③ 若O是直线AB上的任意一点,求∠EOF的度数; B
E
④ 若∠AOB=α°,求∠EOF的度数。 (类似于线段中的哪种题)
O A
A. 75° B. 85° C. 105° D. 150°
3.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B, 若∠EOB=55°,则∠BOD的大小是 ( ) A. 35° B. 55° C. 70° D. 110°
C 4.如图所示,OE平分∠BOC,OF平分∠AOC, 那么∠AOF+∠BOF= 度。
F 5.如图所示,∠AOB=90°,∠COD=90°,∠1=20°,
A 则∠2= 。
E (3题)
O B
3.将一张长方形纸按下图所示的方法折叠,其中BC,BD为折痕,求∠CBD的度数。(与2题有何相似之处) D A'
C E' A B E
五、课堂小测:
1.判断:如果∠AOB=2∠BOC,那么OC为∠AOB的平分线。 2.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的度数为 ( )
C E
2
1
六、布置作业:
课本P127习题1、2、3、4.
(4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