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配合教案
1.互换性概念
互换性定义
互换性是指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或部件中,并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意义
零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及方便装配,维修有重要意义。
尺寸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图a中的?30mm。 2)实际尺寸——零件制成后,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如图b示出了轴?30mm的最大极限尺寸为?29.993mm,最小极限尺寸为?29.980mm。实际尺寸只要在这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均为合格。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如上图所示的轴:
上偏差=
(29.993-30)mm=-0.007mm 下偏差=
(29.980-30)mm=-0.020mm
国家标准规定:用代号ES和es分别表示孔和轴的上偏差;用代号EI和ei分别表示孔和轴
的下偏差。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值。
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零件尺寸的实际偏差在上、下偏差之间均为合格。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变动的量。
即: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或:公差=上偏差-下偏差
如上图所示的轴
公差=
(29.993-29.980) mm=0.013mm 或:公差=
[-0.007-(-0.020)] mm=0.013mm
由于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公差总是正值,且不能为零。
在零件图上,凡有公差要求的尺寸,通常不是标注两个极限尺寸,而是标注出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见上图a。 6)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公差带是表示公差大小和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一个区域。
上图a表示了一对互相结合的孔与轴的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相互关系。为简化起见,一般只画出孔和轴的上、下偏差围成的方框简图,称为公差带图,见上图b。
在公差带图中,零线是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当零线画成水平线时,正偏差位于零线的上
方,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偏差值的单位为微米。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标准公
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I8。其尺寸精确程度从IT01到ITI8依次降低。标准公差的具体数值可查表得到。 2)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