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表面经加工后,看起来很光滑,见下图a,若用放大镜观察、则会看到表面有明显高低不平的粗糙痕迹,见下图b。这种零件加工表面上所存在的较小间距的峰谷组成的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反映了零件表面的质量,它对零件的装配、工作精度、疲劳强度、耐磨、抗蚀和外观等都有影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应根据零件的作用恰当地选择。
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有三项,即: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Ry。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是指在取样长度L(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内,轮廓偏距y(表面轮廓上点至基准线的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用Ra表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标准数值及对应的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见下表。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意义见下表。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见下图。
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详见GB/T131一93,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见下图。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按下图a的规定标注。带有横线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应按下图b的规定标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