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与类型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人面鱼纹陶盆 “马踏飞燕”铜奔马 金属材料 宇航员的航天服 光导纤维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D
【详解】A、陶瓷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作用材料与类型存在对应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铜奔马主要材料是铜,铜单质属于金属材料,存在对应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宇航员的航天服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存在对应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导纤维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复合材料,不存在对应关系,故D符合题意。
2.家用暖气片大多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下列防止生锈的方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 在暖气片表面镀锡 B. 在暖气片表面涂漆
C. 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 D. 非供暖期在暖气内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 【答案】A
1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铁比锡活泼,破损后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加速铁的腐蚀,存在安全隐患,故A符合题意;
B、表面涂漆,避免铁与空气接触,可以防止铁生锈,不存在安全隐患,故B不符合题意; C、铝比铁活泼,保护铁不生锈,对铁起保护作用,不存在安全隐患,故C不符合题意; D、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避免构成原电池,保护铁不生锈,不存在安全隐患,故D不符合题意。
3.常温下,将2种一元酸HX和HY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甲 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Y为强酸 B. HX溶液的pH=1
C. 甲的混合液中c(X-) = c(Na+) D. 乙的混合液中c(Na+) > c(Y-) 【答案】A
【分析】无论哪组溶液都是恰好完全反应,都生成正盐,依据盐类水解的规律,以及混合后的pH,判断HX和HY是强酸还是弱酸。
【详解】A、根据乙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且两种溶液浓度相等,两种溶液恰好生成NaY,溶液显中性,该盐为强酸强碱盐,即HY为强酸,故A正确;
B、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即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X,混合后pH=9,溶液显碱性,即HX为弱酸,HX溶液的pH>1,故B错误;
C、甲的混合液中,溶质为NaX,HX为弱酸,X-发生水解,即c(Na+)>c(X-),故C错误; D、以的混合液中,溶质为NaY,HY为强酸,即c(Na+)=c(Y-),故D错误。
4.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L-1的溶液,将NaCl溶于水配成1 mol·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混合前 c(HX)=0.1 mol·L-1 c(NaOH) = 0.1mol·L-1 c(HY)=0.1 mol·L-1 c(NaOH) = 0.1mol·L-1 混合后 pH = 9 pH = 7 2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A. a离子为Na+
B. 溶液中含有NA个Na+ C. 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 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是由于Cl-水解导致 【答案】C
-+
【分析】根据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a离子为Cl,b离子为Na,然后溶解过程图示进行
分析。
+--+
【详解】A、Na核外有2个电子层,Cl核外有3个电子层,即Cl的半径大于Na,a离
子为Cl-,b为Na+,故A错误;
B、题目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即无法判断Na+的数目,故B错误;
C、H2O中H+显+1价,b为Na+,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原理,Na+应被氧原子“包围”,即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故C正确;
D、NaCl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显中性,即pH=7,故D错误。
L,则溶液Na的物质的【点睛】易错点是选项B,学生仍为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量为1mol,忽略了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即n=Vc。
5.114号元素为Fl(中文名“”),它是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Fl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B. Fl是第七周期第IVA族元素 C. 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D. Fl的原子半径小于同主族其他元素 【答案】D
【详解】A、根据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即F1的核电荷数为114,F1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7,故A说法正确;
B、F1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4,即属于IVA族,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即F1
3
-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