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5: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81 ?x400000指定一名学生板演x的值,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强调单位互化的时候,注意0的个数不能写掉了。

师问:这道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用算术方法:7.8÷

1)

400000(5)巩固应用:做教材第54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实际距离。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实际距离化成了米。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用两种方法。

答案:

教材54页“做一做”: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600m=1∶60000,量得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是2cm。

解:设河西村与汽车站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cm。 2∶x=1∶60000 x=120000

120000cm=1200m(求两地的实际距离也可以根据线段比例尺,直接用600×2=1200(m) 【课堂作业】 教材第57页第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

设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3.41 ?x5000000x=17000000 17000000=17km

答: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km。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81

第2课时比例尺(2)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未知数→统一单位

8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材第60页例4及6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能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2.培养学生把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是图形边长的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方格纸。 【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引起冲突。 出示一张班级学生照片。

师:李林同学打算把自己的照片放大后挂在房间里,摄影师分别用了三种处理方法。 电脑演示:方法一,宽边不变,把长边拉长。 方法二,长边不变,把宽边拉长。 方法三,把长边、宽边同步拉长。 2.合理选择,初步感知。

请你帮助李林选择一下,哪种处理方法效果最佳?并说出理由。 【新课讲授】

1.(1)(隐去方法一、方法二图,留下方法三图和原图)师:仔细观察两幅图,总感觉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关系,那我们可以着手从哪方面研究两者关系呢?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长方形有哪些元素?最基本的因素是什么? 引领学生答出长方形的基本因素有长、宽、周长、面积,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长和宽。 师:那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因素长和宽开始研究吧。 电脑出示:原照片长8cm,宽5cm。 放大后,照片长16cm,宽10cm。

放大后的长和原来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示: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长方形宽的2倍,概括起来说就是: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

83

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划线部分为所出示的三句结论)

(3)借助两幅图理解“每条边”,“对应边长”和“2∶1”的含义,重点明白这里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代表什么?

出示: 2 ∶ 1

前项 后项 放大后边长 原图边长

(4)如果把原图按3∶1放大,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师同步板书:

原图 2∶1 3∶1 长(cm):8 8×2=16 8×3=24 宽(cm):5 5×2=10 5×3=15

继续追问,如果把原图按5∶1,10∶1放大,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多少?指名口答。 ①如果把原图按1∶2缩小,缩小后的长、宽是原长、宽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②先理解1∶2的含义:放大后的边长为1份,原图边长为2份。

如果按1∶4缩小呢?

小结提问:图形在放大与缩小时什么发生了变化?

过渡:从李林同学的照片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下面我们动手来画,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2.独立完成教材第60页例4的绘图。

(1)默读例4并思考:书中画出几个图形?所画图形的格数与原图有什么关系? (2)请同学们按要求画在自己的方格图中,比一比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 (3)投影反馈,请同学相互评价,重点说出所画图形格数是怎样得来的。 (4)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3.例4的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84

学生讨论后得出:

(1)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

1(2)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3引导学生小结:图形在放大、缩小时原图边长要同步变化,它们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4.试一试: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按4: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教材第60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操作。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画三角形的技巧:你在画三角形时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提示先画直角边,再画斜边)

猜一猜斜边的变化与直角边相同吗?自己测量验证。 小结:图形在放大时所有边的变化是相同的。

【课堂作业】 1.填空。

一个长方形长3dm,宽2dm,按3∶1放大,放大后的长是( )dm,宽是( )dm,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周长比是( ∶ ),面积比是( ∶ )。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一第1、2题。 第1题,教师用投影出示第1题的画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

通过判断使学生明确:按一定的比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它的各边也按这样的比放大或缩小了。判断后,让学生说明理由。

第2题,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按要求画图,教师用投影展示较好的作业。同时指名汇报第3问,学生可能会说:B可由A放大后得到,A和C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面积与边长不是按相同比例变化的。

【课堂小结】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课后作业】

85

搜索更多关于: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的文档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faje9xouv58u602x74s2b61z97lf1017j2_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