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自我实现人” 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薛恩提出的理论。 ( × )
2、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额外报酬的相对量。 ( √ )
3、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有关,激励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有关。 ( √ )
4、工作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前期准备、收集分析阶段和结果整合。 ( √ )
5、观察法是通过对员工工作活动进行观察或监测而获取职务要素信息的方法。 ( × )
6、所谓关键事件,就是对企业员工有重要意义的职务背景关系及相应的行为。 ( × )
7、工作说明书通常又被称作职务描述或工作描述,它实际要描述的是任职者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做等。 ( √ )
8、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应该是单一的,应该突出关键的目标。 ( × )
9、德尔菲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做出预测,其优点在于发挥各位专家独立判断的作用,可以集思广益。 ( √ )
10、组织中可能会出现某类人员供不应求,而另一类人员供过于求的失衡现象。 ( √ )
赞
0
? 2006-10-19 07:09 ? 回复
2楼
★上海电大版:(第一章测试的参考答
?
? ?
物流新手 3位粉丝
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一章学习测试题
答题要求:
一.单选题: 1. 人力资源是(D )。 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和 B. 具有特定的知识技能和专长的人才
C. 具有现实劳动能力,并参加社会就业的劳动者 D. 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2. 人力资源的智能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C )? A. 智力 B. 知识 C. 工作 D. 技能
3. 具有内耗性特征
?
的资源是(B )。 A. 自然资源 B. 人力资源 C. 矿产资源 D. 一次性资源
4. 下列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B )项有误。
A. 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而传统人事管理则把人看作是成本
B. 人力资源管理以事为中心,而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则以人为中心 C. 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地加以规划,而传统人事管理未形成系统规划 D. 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而传统人事管理则忽视人与环境的协调配合
5. 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是(A )。 A.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B. 节约用人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营费用
C. 发挥最大的主观
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D. 维持并改进员工队伍的素质
6. 如果人力资源得不到及时和适当的利用,个体所拥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甚至丧失,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的(D )。 A. 能动性 B. 再生性 C. 持续性 D. 时效性
7. 人力资源不一定越多就越能产生效益,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的(A )。 A. 内耗性 B. 时效性 C. 持续性 D. 再生性
8. 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特征是(A )。 A. 能动性 B. 时效性 C. 持续性 D. 再生性
9. 常言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