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7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与答案D类(小学)
一、辨析题(30分)
1、(简答题)辨析题(30分)
有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并不重要,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请对此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字。参考答案:
题干观点错误。不应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割裂开来。
(1)我国实行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完成提升国民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最终是要在教师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脱离课堂教学任务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虚妄而不切实际的。(2)人的身心发展是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全过程中的发展,这个过程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性。为保证国民在受教育阶段,身心得到科学有效的发展,也需要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质量来进行把控和评价。
综上所述,题干表述错误。只有踏踏实实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才能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保质保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二、案例分析(60分)(资料)案例一:
王老师在某小学教科学课,深受学生喜爱。结合班级实际,他设计了单元导学案,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和评价检测指标等,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探究式学习。
设计的教学流程包
scsd.htm
300
重要的是能
括以下内容: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文献等查阅相关资料,并由学生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由学生带着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第三课时,实验探究,检验假设,分析结果;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并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第五课时,交流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就新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一有时间就往实验室跑,在实验室里常常争论不休,解决了许多“为什么”。学生仿佛被一种魔力吸引着去学习,上网查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并撰写成科技小论文,这些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了。案例二:scsd.htm
某小学针对本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效率低下的问题,
如“大量
重复的机械性练习”“教师满堂灌”“重知识轻能力”……开展了全校范围的“减负提质、常态优质”教改活动,要求全校教师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探索中,老师们大胆地进行学科课程教学改革,
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
40分钟要质量。为此,老师们
程,开发校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语文组重点进行了“巧用结合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老师们将有共性或对比性强的课文组合到一起讲授,
提高了课堂效率;数学组
围绕数学思想方法和原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尝试数学“瘦身”的做法,在教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时,注重基于乘法原理的学习,将13课时缩减至6课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英语组则通过“三个关注”,即关注语言环境、关注课堂实践、关注课后延伸与拓展,提升
英语教学质量。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2、(简答题)结合案例一中王老师的做法,概括实践探究式学习的操作要点。
要求:概括准确、简练,条理清晰,不超过参考答案: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王老师结合班级实际设计导学案,有步骤,有层次。
(2)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积极指导,遵循教学的双边性规律。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了多媒体进行学习,好;
(3)自主探究要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并且学习之余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养成。
3、(简答题)分析案例中教师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有益探索。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不超过参考答案:scsd.htm
(1)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案例一中设计单元导学案,案例二中开发校本课程,都能体现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2)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案例一中学生做实验、查资料,案例二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践行了现代学生观。
(3)教师整合课程资源,案例二中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具有课程开发和研究的意识。教师在分
300字。
效果良
150个字。
析教材内容重点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情,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使其更符合学生实际。
(4)案例二中教师不仅关注课堂本身,更关注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关注学生学习的全周期,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简答题)根据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在有效教学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不超过参考答案:
(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正如案例一中王老师运用探究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教师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根据情况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正如案例二中的老师开发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并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给课程进行“瘦身”,减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精通教学理论和分析教学理论。案例一中王老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们爱上了学习。(4)教师应是反思者与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周期,
使用更符合学生天性
400字。
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式,不断反思与学习,改进自身工作中的不足。scsd.htm三、教育方案设计(60分)
5、(简答题)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