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OH)2 + CO2 =CaCO3↓+ H2O D.AgNO3 + NaCl = AgCl↓+ NaNO3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Na2CO3 C.H2SO4 FeCl3NaNO3
B.KNO3HCl CaCl2 D.NaOH HNO3NH4NO3
7.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B.纯棉织物、纯羊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C.低血糖头晕——马上补充蛋白质 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SO2
8.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只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Cu2+、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 10.下列关于葡萄糖( 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一种氧化物 B.葡萄糖中含有12个氢原子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D.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1.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 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12.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一定含碳酸根离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为______;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2)若A为人体胃酸的士要成分,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A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则C物质的类别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为氧化物;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4.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1)图1是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氯化钠是由_____和_____ (填粒子符号) 构成的;写出图1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2的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图3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钠和_____(填名称)。 15.(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干冰、熟石灰、钛合金三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2)天然气是当今人类使用较多的一种化石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目前化石燃料日趋枯竭,人类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你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 16.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吸收水分:_____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_____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农药“波尔多液”的原因_____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可得到氧_____ 用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_____ 常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中和胃酸: _____ 气: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t1℃时,向盛有10mL水的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图2中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或“b”)。 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的方法;(任填一种)t3℃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5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溶液质量为155g的物质是_____(填“甲”或“乙”)。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无法确定”)将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剩余)同时升温到t3℃,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 或“=”)。 18.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将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盛有氯化钙和稀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边加边振荡,有关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由O点到B点,实际上是加入的碳酸钠跟氯化钙或稀盐酸中的__________反应; (2)与A点对应的溶液质是____________; (3)判断D点后加入碳酸钠已经过量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剩余物(未过滤)可用于____________; A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B制备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渡 C除去NaCl溶液巾的少量BaCl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如图是化肥NH4HCO3上的标签。 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结合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说 明标签上的化肥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加热20g这种NH4HCO3化肥样品,加热至固体完全消失。产生NH3的质量为3.4g。(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