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5 2:17: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背景:

日期:2010-12-1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作者:anter

论文编号:lw201012011121153644 论文地区:中国

编辑:ANTER 论文字数:3168 论文语种:中文

关键词:开题报告 汽车 管理预测 格式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题 目 汽车进入中国家庭的障碍和对策研究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七 年 三月 十五日

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包括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结果、研究进度计划等)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国经济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增长,本发表论文由论文发表网站提供

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也与日俱增。据报道,截至2006年8月末,中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己经突破15万亿元大关,达到16万亿元。如果这些存款转化为购买力,那将是相当惊人的。新浪网报道,估计中国目前拥有亿万富翁2千人,百万富翁三百万人以上。即便是普通百姓,对于10万元级别以上的消费,也己经不再是梦想。另外,中国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形势也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与国际接轨而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住房贷款消费可以看出,居民敢于借钱消费了,花明天的钱干今天的事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住房之后的消费热点是什么呢?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汽车。根据国别统计分析,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了500美元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当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进入家庭速度显著加快。中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人均约为1600美元(按14亿人口计算),按我国经济增长率8%推算,入世后3年左右,我国将迎来汽车进入家庭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汽车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达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倍以上,这个已经得到验证。入世后5年左右,我国将迎来汽车进入家庭的第二个高峰。因此在2007年前后,汽车以及其服务市场将是国民经济增长率的2倍左右,即年增长14%左右。

在中国,汽车曾经是普通人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对于很多

人,它不再是奢侈品,而只是代步的工具。但总体来讲,汽车的价格还是较高,所以研究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动力,有其实施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照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对国内轿车消费碰到的障碍进行分析得出原因并提出较为有用的解决措施方案。 本人将这个方面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的出发点主要认为研究有以下三大意义:

1.研究内容就有时代性,符合当下汽车消费发展蔚然成风的趋势,私家汽车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日益提升。这也使得研究结果是有现实意义的。

2.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巨额消费还没有得到大家普遍的重视,存在研究的空间与必要性。私家汽车消费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心的一个话题,然而对于私家汽车消费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营销厂家,作为购买的主体消费者所碰到的问题却较少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少有文献涉及。

3.政府在私家汽车消费的作用存在争议,现阶段政府还是把汽车定为奢侈品消费,征收高额税收,制定限制政策。政府还在“肆无忌惮”的行使着自己对于私家汽车消费的权力,有些甚至违背了经济规律,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在这个阶段讨论私家汽车消费中政府到底应该扮演的角色问题是刻不容缓至关重要的。而对于特定对象的探讨,可以将研究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同时会降低研究的难度。 二、研究内容

在论文中本人将从私家汽车消费入手,通过目前发现私家汽车消费的状况和问题同时结合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碰到的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具体框架如下: (一)简介私车消费的相关背景

主要还写到轿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次引出本文的重要性与时代性。 (二)论文主要研究部分 (一)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状况。

这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头,旨在引出下文。因此在这部分中,我主要会依靠一些数据进行说明。

(二)轿车想顺利进入我国家庭存在的障碍。

这是论文的主要部分,我打算分3块来阐述轿车在进入家庭过 程中所碰到的障碍。大致的提纲如下:

1.国内汽车消费环境中存在的障碍。在这里我又会分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硬环境即包括道路、停车、能源供应等;软环境即汽车消费政策和包括汽车金融服务在内的汽车服务体系、汽车消费权益保护等。

2.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中存在的障碍。 3.国内消费者自身方面存在的购买障碍。

(三)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减缓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障碍。

这部分是论文的难点所在,因为这个的研究较少,借鉴经验不足,相对独立的完成有很大难度。而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整篇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本文会尽可能详尽地查阅现有的经济学资料,并且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思考以及互联网上最新资料的收集、整理,在充分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后再下笔。

(四)总结并提出对于改善汽车消费的几点建议。

(三)总结

本论文的重点将放在轿车想顺利进入我国家庭存在的障碍及其原因这一问题上。因为汽车消费已经日益重要,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居民的消费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感性消费”时代,即情有独钟的阶段。在以“感性消费”为基本消费特征的新时代,居民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目的消费”转向“手段消费”,从强调“生理需求”转向注重“心理需求”。消费者在选择汽车这样的高档消费品时,更希望追求体现情趣、愉悦、个性化的感受。汽车消费的这方面的相关学者已有较系统的研究,也有许多成熟、系统的思想著作。但是侧重分析汽车消费者行为所碰到的问题的还是很少。因此本文将会通过对既有文献的借鉴、类比来分析轿车想进入我国家庭存在的障碍及其原因。 三、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归纳法和制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多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查阅图书馆、图书馆网数字资源中的学术杂志、学术期刊等,收集国内外的相关信息资料,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系统地做出报告。同时还会结合请教导师和专业人士、实地观察以及统计资料等资料来源,力求将此论文做得有时代性,同时也更具参考价值。 (二)预期成果

本论文是一篇理论性论文,是对文献综合研究后的深入论述。同时结合实际,从汽车消费碰到的问题为着眼点,最后会写成一篇一万字左右的论文。希望通过此论文,探讨消费者和政府在汽车消费中扮演的角色,为目前的汽车消费的发展提供一些资料。 (三)进度计划

本课题研究拟在半年内完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3月

1.向导师汇报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标、研究总体思路、研究工作资料准备情况等 2.完成开题报告

3.一步搜集和消化文献资料,中英文文献综述 4.开题报告等上交导师修改

5.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课题进行补充修改 6.将修改并通过的开题报告、文献及译文,上交系办

第二阶段:2007年3月—2007年4月

1. 对课题研究的难点再次进行梳理和筛选,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2. 列论文大纲,与导师沟通,大纲修改确定

3. 每两周向指导老师汇报工作进度,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4. 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2007年4月—2007年5月 1. 论文修改定稿

2.将定稿的毕业论文上交系办

3.论文答辩

4.答辩后提交毕业论文电子版

参考文献

[1] 新浪网2006年数据.

[2] 许进禄. 2004年中国汽车年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5-28. [3] 林江怀.中国金融汽车信贷业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Huang qiong,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 [N].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6. [5] 符国群.消费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7. [6] 勃伦.有闲阶级论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 1899.

[7] 胡玉立,李东贤.市场预测与管理决策.[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 [8] 顾国祥.消费者行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9] 林德金.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7. [10] 梅森?海尔. 家庭主妇为什么不买速溶咖啡的研究[J].1955. [11] 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M]. [12] 马斯洛.需求理论[M].1958. [13] 佚名.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J].1957.

[14] 恩格尔,科拉特和布莱克威尔. 消费者行为学[M]. 1968. [15] R.E.Swift. Sales Power in U.S.A.[R].Review. l989. l4-l7. [16] 林德金等.本发表论文由论文发表网站提供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7.

[17] 曹建海.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搜索更多关于: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的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fnjq19d6m06i7k4fff923x6i11g5t00ro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