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B项,“自学成才”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介绍塌鼻子的本事从何而来;“包治百病”说法绝对,原文是“几乎包治百病”。C项,“把一大群鸭子放得肥大无比”不算什么“神奇”之事。D项,“治病主要靠旁门左道,是典型的江湖郎中,其黑诊所……”的说法欠妥,原文写的是“不光是药,他还有很多旁门左道”,“县卫生局说……江湖游医的黑诊所必须马上关闭”,并指出“这一禁令是不是出于仇人暗算,不得而知”。
2.“塌鼻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其貌不扬,是塌鼻子;②医术神奇,远近闻名;③心系国家,以德报怨;④生活有规律,行医有规矩;⑤身怀武功,不轻易显露。
解析 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可从外貌、情节、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如他给人看病不论身份,只排号,放鸭,“医道就是仁道,仁者以德报怨,不同卫生局计较”等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
3.小说第⑥段运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⑥段中以“我”的眼光来观察塌鼻子,描写了患者如云、水泄不通的场面。这样写,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增强了故事的现场感、真实性;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唤醒读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也从侧面烘托了“塌鼻子”的人物形象,突出其医术高明的特点;表达了“我”对“塌鼻子”的好奇乃至钦佩之情。)
解析 这是考查小说第一人称的作用。考生结合平时所了解到的第一人称的作用,从人物、情节、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4.小说原标题为“郎中”,现改为“塌鼻子”,你更喜欢哪个标题?请谈谈你的理由。
- 5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更喜欢“塌鼻子”这个标题。理由如下:①“塌鼻子”是郎中的外貌特征,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给郎中这一人物增加了神秘色彩,突出了他的神奇特点。②文中并非只写与郎中有关的治病救人之事,还写了生活中其他的片段,且与作品中对郎中的称呼相呼应,使题文保持和谐一致。③郎中丑陋的相貌与其高明的医术、神奇的传说及仁德的心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主旨不言而喻。④以“塌鼻子”为题设置悬念,有利于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故事趣味性。
解析 对于小说的理解,在做题时一定要建立“情节——人物——手法——主旨”四级循环的答题模式,标题的作用也要从四个方面来答题。作答此题,应先选择哪个标题好,谈理由时,围绕“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主旨主题”“艺术手法”四方面来答题。如写更喜欢“郎中”这个标题,能自圆其说且情理自通也视为正确。
- 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