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突破贿赂犯罪人员心理防线的方法与时机选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3:38: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突破贿赂犯罪人员心理防线的方法与时机选择

作者:段前恒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年第05期

摘 要:贿赂犯罪嫌疑人通常存在侦查、讯问,侥幸、畏罪、矛盾、抗拒等心态支撑对抗审讯。针对犯罪嫌疑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不同的审讯方案突破口供获取证据。尊重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挖掘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心理因素,适时选择最佳的方法和时机突破,才能收到良好的办案效果。 关键词:贿赂;心理防线;方法;时机

如何把握贿赂犯罪人员的心理状态,是实施心理对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侦查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功。审讯贿赂犯罪人员是一种心理复杂的诉讼活动,是高层次的斗智斗勇过程。因此,要突破贿赂犯罪人员的心理防线,就必须尊重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挖掘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心理因素,适时选择最佳的方法突破,才能收到良好的办案效果。 一、贿赂犯罪嫌疑人不供、拒供、谎供的心理基础

犯罪心理学认为,任何犯罪都是犯罪人在一系列的犯罪心理支配下产生的,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掌握贪、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作为我们打击此类犯罪的突破口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贪、贿犯罪嫌疑人一般具有以下犯罪心理:犯罪嫌疑人的畏罪、侥幸、对抗、悲观、戒备等都是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障碍的表现,应当与引起这些障碍的原因区分清楚,才能找到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在讯问实践中一一克服。

一是侥幸心理。贿赂犯罪嫌疑人总的心理:侥幸不可能败露;侥幸即使败露了,“你”也抓不住“我”。二是抗拒心理。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们会千方百计利用自身的影响,手中的职权、多年的经验、足够的法律知识和复杂的“关系网”进行负隅顽抗。而且强烈的“求生”本能也促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顽抗下去,竭尽全力与调查人员周旋,尽最大可能不使自己的行为暴露或不全部曝光。三是畏罪心理贪、贿犯罪嫌疑人与一般罪犯相比,大都在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工作,如果承认罪行,不担要丢乌纱,甚至连饭碗都保不住。因此,总是想办法回避实质问题,或避重就轻。

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案件的突破过程,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历程角度来透视,往往会呈现出防御、动摇和反复三个阶段。因此,办案人员应紧紧围绕这三个阶段,抓住几个关键性突破口。总的来说,在对同类案件的发展、侦破规律有了大体了解、把握的前提下,主动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全程关注具体案件的进展过程,将对手的行为趋势牢牢把握在可以预知的范围内。通常有几种方法:一是分析法。侦查人员将调查所获得的犯罪人员的基

突破贿赂犯罪人员心理防线的方法与时机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fymy0duvc85bn68ade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