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单 位:浏阳一中 姓 名:杨 桢 职 称:高中政治一级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过程与方法: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教学重点: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教学难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故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有个村庄共600人都得了怪病。 方案一:有100%的可能可以治好200人; 激发思绪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两难的选择”,引入人类社会古老、永恒的价值追求——效率与公平。学习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导入新课 方案二:有三分之一的可能可以治好全部人,但三分之二的可能是全部死光, 你怎么选? 配与社会公平》 新课讲授 老王,本名王爱国,某国有企业钢铁厂老员工 老王是1978年进入钢铁厂,那时他正好20岁,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凭着吃苦耐劳的干劲和肯钻研的精神,很快成了厂里的劳动模范。 (故事一)刚开始他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高。工作不久,他发现忙的人白天紧张,晚上通宵加班;闲的人喝茶看报聊聊天,但拿的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工资。老王内心发生一点变化,慢慢地他也学会了找借口推脱工作。 (问题1): 老王由争抢干活到找借口推脱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一: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对比思维,区观点二: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分易错易混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点 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 (故事二) 老王在钢铁厂呆了十年,企业仍然是干和不干一个样,效益日渐下滑。1988年新厂长上任了,他提出实融入情境,分行车间“承包制”,打破了过去的“大析现象、发现锅饭”,通过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本质 对职工进行工资、奖金划等。很快,钢铁厂职工的工作态度有了积极的转变,企业的效益也不断提高,扭亏为盈。 融入情境 以老王的故事,层层推进 发现问题 通过故事,让学生领会到什么是分配公平,及分配公平的重要性。 通过观点的对比分析,得出收入分配公平的正确内涵,即强调有合理的差距,反对平均主义和差距悬殊。 通过钢厂过去“大锅饭”到后来“承包制”,看到分配制度改革对劳动者积极性、对企业效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问题2:钢铁厂效益扭亏为盈的原因是什么? 得出结论一: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合理的分配政策作为制度保证。 (故事三)在新厂长的带领下,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增长,企业上缴国家的税款也连年增加。在外人看来老王的福利待遇也应该不错,可老王自己清楚,自融入情境 己的工资节余并不多,况且在物价上涨分析现象 的大潮中,老王所在的企业已经5年没加工资了。面对外人询问工资,老王觉发现本质 得很尴尬。 (问题3 )老王为什么很尴尬? 思考1:如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个人所占比重过低有什么影响? 思考2:是不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个人所占比重过大越好? (故事四)2015年,老王退休了,闲聊融入情境 中发现同学从医院退休拿的工资比他要辩证看待个人收入多与少的问题 个人企业国家通过材料,让学生懂得收入分配需要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 结论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要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 通过以分蛋糕形式,让学生能直观理解怎样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能初步理解我们当前提出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通过分析发现老王与同学、与小周、与马多1500元,老王觉得应该找企业问问清分析现象 楚。来到财务室,发现更另他吃惊的一发现本质 幕,技术人员小周,刚参加工作拿的工资是老王的5倍,而企业的马经理,拿的工资是老王的15倍。老王看了之后特别郁闷。 (问题4)老王郁闷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不能就解决上述问题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经理的收入差距。当前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靠再分配。 结论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课程前半部分围绕收入分配公平,了解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练习1)针对下面漫画《施舍》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保证职工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我来当家:期中考试,我们班级因为在年级表现突出,获得了1000元的奖金,请你设计一份合理的奖金的分配方案。 练习巩固 检验知识 练习是为了巩固实现收入分配的三条措施。 帮助学生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分组合作 激发兴趣 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合理的方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方案一:根据《国富论》亚当.斯密理论所提倡的自由竞争,1000元应奖给第一名。 方案二:1000元奖金每人分10元,其余的充当班费。 方案三:拿出60%的奖金购买礼品分给班上每一位同学,20%的奖金给班级前十,10%奖给班上进步学生,10%奖给单科王。 1、效率的含义 2、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P62) (1)统一(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对立(又存在矛盾): 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3、为什么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2)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共同富裕) 4、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措施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辩证思考 了解现实 辩证思考 讨论探究 越辩越明 通过三个方案的呈现,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不足,从而理解合理的方案既需要考虑效率也需要考虑公平。 引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通过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到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现实意义 理解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了解我们当前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来兼顾效率与公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