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一【音乐(人音版)】音乐鉴赏模块(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9:2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课题 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年 7 月 教学人员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姓名 单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鉴赏《锦鸡出山》,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复习并掌握“螺蛳结顶”与“上下句对偶”两种创作手法的规律,尝试运用音色对比进行声势编创。 2.在学习《锦鸡出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继续夯实和提高稳定拍感、节奏记写、多声部节奏律动等音乐关键能力;能用声势律动表现一段《锦鸡出山》中的锣鼓经。 3.分析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打溜子”的特点,探寻中国民间音乐所蕴含的智慧与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乐曲《锦鸡出山》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复习并掌握“螺蛳结顶”与“上下句对偶”两种创作手法的规律,尝试运用音色对比进行声势编创。 教学难点: 夯实和提高稳定拍感、多声部节奏律动等音乐关键能力;能用声势律动表现“结对出山”的锣鼓经。 教学过程 时间

学科 音乐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鼓乐铿锵之《锦鸡出山》 书名: 音乐鉴赏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导入 导入 1. 梳理知识结构,揭示课题 中国传统音乐分类: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音乐。

新授

2. 传统的民间器乐合奏分类 打击乐合奏、管乐合奏、弦乐合奏、丝竹乐合奏、丝竹锣鼓乐合奏 【设计意图】梳理中国传统音乐知识体系,初步了解民间民族器乐的基本常识。承上启下。 一.新授1打击乐合奏——打溜子《锦鸡出山》 1.欣赏《锦鸡出山》 (1)分析乐曲结构 教师介绍乐曲结构: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涧戏游—众御顽敌—荣归。 【设计意图】了解作品的结构,为欣赏和更好的理解作品做准备。 (2)学习音乐知识——“上下句对偶”和“螺蛳结顶”两种创作手法 ①读锣鼓经,感受上下句节奏对称和音色对比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识读锣鼓经,提问:上下句节奏和音色有什么特点? ②分声部读锣鼓经,感受上下句对偶创作手法中对句的特点 引导学生感受上下对偶创作手法中对话的感觉,分声部读锣鼓经,感受对句的特点。 ③学习“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 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中四组上下句越来越短的发展趋势。探究“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 【设计意图】分析乐谱,发现、总结规律,探究和掌握音乐知识——“上下句对偶”和“螺蛳结顶”两种创作手法,增强对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 (3)欣赏“山间春色”片段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两种创作手法同时使用的音乐效果。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感受两种创作手法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新授2 1.听记节奏 (1)节奏模仿 手打稳定拍,口读节奏。

高一【音乐(人音版)】音乐鉴赏模块(第六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g7ap5r5ue2cg5h8ins237lyd0yjij015u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