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探究
作者:高国明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03期
摘要: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是从市场配置、政策激励和合作运行等机制入手,以“基于典型岗位核心能力导向、多层次工学交替”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构建“专业基础能力+社会方法能力+专业特色方向”的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校企协同在专业技能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地方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烹饪;职业化;校企合作;协同
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着招生规模和生源市场无法无限扩大的现状,各中职院校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扩大办学规模,而是转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教学教育体系等内涵建设上,且日趋激烈。为了保持学校及专业的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优化中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选择。
一、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现阶段,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正在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升级都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并融入到企业生产过程,把教师授课、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训实践能力培养等涉及到中职教育各个环节,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并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实现为企业创新和转型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中职院校虽已认识到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市场、企业的需求,但中职教育改革还未完全深化到中职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而企业要求实践能力强,需要的是直接能上手、能为企业迅速创造价值的人才;学校和企业之间签订了各类合作协议,但很多是意向性合作,落实到专业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等实质性的内容不够;大部分企业因自身发展规模、自身实力、自身行业特性,缺乏长期系统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人才储备计划,缺乏与中职院校开展人才合作培养的意识。因此,学校需要走出去、企业也要转变观念,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设备、贴近市场的优势,促使双方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任重还道远。 二、绍兴烹饪职业发展现状
绍兴作为中国八大名菜系列——浙江菜肴的发源地,长期以来餐饮市场发达、前景广阔。近年来绍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