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由HindⅢ酶切后,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 )
A.
B.
C.
D.
51.将图22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产生 种DNA片段,②过程可
获得 种重组质粒。如果只用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
52.该过程中Bt毒素蛋白基因插入质粒后,不应影响质粒的( )(多选,2分)
A.复制
B.转录
C.碱基对的数量
D.抗性基因的表达
53.此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质粒的作用是 ,根瘤农杆菌的作用是 。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 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六)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2分)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图23为岛上某家族的遗传系谱,该家族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 54.______(甲/乙)病为血友病,另一种 是( )遗传病。
A.常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隐性 C.伴X显性
D.伴X隐性
图23
55.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56.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
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所生孩子与该夫
图25
妇表现型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57.“母性效应”现象 (符合/不符
基因决定子代的性状是 (右它的表现型是 。
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如图24),图25所示。
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母本中的D旋/左旋)。基因型是dd的椎实螺,
图24
58.预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做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
的性状。若子代表现型是 ,则该左旋椎实螺为纯合子;若子代表现型是 ,则该左旋椎实螺为杂合子。图25中F2自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中左旋与右旋的比值为 。
(七)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10分)
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其中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主要生活着海星、贻贝、藤壶、鹅颈藤壶和海藻等生物,海星主要的猎物是贻贝,贻贝主要以藻类为食。为研究海星在该群落中的作用,做了海星移除实验,其结果如图26所示。
图26
59.潮间带中所有具生殖能力的鹅颈藤壶的全部基因被称为_____________,藤壶与鹅颈藤
壶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多样性。
60.已知该群落在自然状态下海星的个体数为7,贻贝的个体数为20,藤壶的个体数为18,
鹅颈藤壶的个体数为12,海藻的个体数为20,求该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为:D=1-∑(Ni/N))。
61.据图26分析,在自然状态下贻贝在中潮间带的密度大于低潮间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海星移除后,贻贝在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都占优势,而海藻和藤壶几乎绝迹的原因可能是 ( )(多选,2分)
2
A.缺乏天敌 B.海藻被大量捕食
C.贻贝捕食藤壶 D. 海藻、藤壶繁殖能力较弱
E.藤壶的生存空间被贻贝大量占据 F.中潮间带、低潮间带不适宜藤壶生长
62.图27表示该区域藤壶的进化模式,其中小圆圈表示藤壶,箭头表示藤壶的变异,箭头
线上有两条短线的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有( )(多选,2分)
A. 多方向箭头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Zxxk
B. || 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C. || 被淘汰的原因是因为生存斗争
D. 藤壶1进化到藤壶2,说明藤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E.藤壶1与藤壶3由于没有地理隔离,所以一定不能产生生殖隔离 63.研究者分析了a~e五种藤壶的细胞色素c基因,
其核苷酸差异数如表3所示,核苷酸数目可为藤壶的进化提供 证据,据表3分析,较古老的物种是 。
(八)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10分)
表3
图27
陈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研究者从陈皮中分离出有益微生物,制成微生物制剂再应用于陈皮的生产,有助于陈皮的防腐与风味的维持。具体操作如图28,其中①~④表示过程。
图28
法是 。整个操作过程均为无菌操作,所使用的器皿均灭过菌,其目的是 。
研究者从陈皮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3 株菌株,分别标为cp01—cp23,但没有分离纯化得到真菌。提取该23株菌株DNA,经过PCR技术扩增后电泳(DNA在一定的电场力作用下,在凝胶中向正极泳动,DNA分子越大,泳动越慢),所得电泳图谱如图29,其中M表示已知不同分子量的DNA,比照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
64.图28中过程③所用的接种方法是 ,过程④的目的是 ,所用的接种方
图29
65.据题意分析,图29中的电泳方向是 (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图中用圆圈标出
的DNA其分子量大小范围在 bp之间。
66.已知同一类群的菌株电泳后DNA图谱一致,据图分析,该23株菌株共分 个类群。其中,与cp12属于同一类群的有 。
67.陈皮样品中没有分离到真菌,可能的原因是( )(多选,2分)
A.陈皮的处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C.陈皮能够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
E. 陈皮样品无法为真菌提供碳源
B.该陈皮样品中可能没有真菌 D.陈皮中的细菌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九)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表5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图30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图30
68.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 。据表4和表5分析,实验
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转化3天
69.实验二图30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 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
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