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1:35: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0.由HindⅢ酶切后,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 )

A.

B.

C.

D.

51.将图22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产生 种DNA片段,②过程可

获得 种重组质粒。如果只用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

52.该过程中Bt毒素蛋白基因插入质粒后,不应影响质粒的( )(多选,2分)

A.复制

B.转录

C.碱基对的数量

D.抗性基因的表达

53.此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质粒的作用是 ,根瘤农杆菌的作用是 。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 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六)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2分)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图23为岛上某家族的遗传系谱,该家族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 54.______(甲/乙)病为血友病,另一种 是( )遗传病。

A.常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隐性 C.伴X显性

D.伴X隐性

图23

55.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56.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

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所生孩子与该夫

图25

妇表现型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57.“母性效应”现象 (符合/不符

基因决定子代的性状是 (右它的表现型是 。

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如图24),图25所示。

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母本中的D旋/左旋)。基因型是dd的椎实螺,

图24

58.预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做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

的性状。若子代表现型是 ,则该左旋椎实螺为纯合子;若子代表现型是 ,则该左旋椎实螺为杂合子。图25中F2自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中左旋与右旋的比值为 。

(七)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10分)

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其中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主要生活着海星、贻贝、藤壶、鹅颈藤壶和海藻等生物,海星主要的猎物是贻贝,贻贝主要以藻类为食。为研究海星在该群落中的作用,做了海星移除实验,其结果如图26所示。

图26

59.潮间带中所有具生殖能力的鹅颈藤壶的全部基因被称为_____________,藤壶与鹅颈藤

壶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多样性。

60.已知该群落在自然状态下海星的个体数为7,贻贝的个体数为20,藤壶的个体数为18,

鹅颈藤壶的个体数为12,海藻的个体数为20,求该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为:D=1-∑(Ni/N))。

61.据图26分析,在自然状态下贻贝在中潮间带的密度大于低潮间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海星移除后,贻贝在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都占优势,而海藻和藤壶几乎绝迹的原因可能是 ( )(多选,2分)

2

A.缺乏天敌 B.海藻被大量捕食

C.贻贝捕食藤壶 D. 海藻、藤壶繁殖能力较弱

E.藤壶的生存空间被贻贝大量占据 F.中潮间带、低潮间带不适宜藤壶生长

62.图27表示该区域藤壶的进化模式,其中小圆圈表示藤壶,箭头表示藤壶的变异,箭头

线上有两条短线的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有( )(多选,2分)

A. 多方向箭头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Zxxk

B. || 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C. || 被淘汰的原因是因为生存斗争

D. 藤壶1进化到藤壶2,说明藤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E.藤壶1与藤壶3由于没有地理隔离,所以一定不能产生生殖隔离 63.研究者分析了a~e五种藤壶的细胞色素c基因,

其核苷酸差异数如表3所示,核苷酸数目可为藤壶的进化提供 证据,据表3分析,较古老的物种是 。

(八)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10分)

表3

图27

陈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研究者从陈皮中分离出有益微生物,制成微生物制剂再应用于陈皮的生产,有助于陈皮的防腐与风味的维持。具体操作如图28,其中①~④表示过程。

图28

法是 。整个操作过程均为无菌操作,所使用的器皿均灭过菌,其目的是 。

研究者从陈皮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3 株菌株,分别标为cp01—cp23,但没有分离纯化得到真菌。提取该23株菌株DNA,经过PCR技术扩增后电泳(DNA在一定的电场力作用下,在凝胶中向正极泳动,DNA分子越大,泳动越慢),所得电泳图谱如图29,其中M表示已知不同分子量的DNA,比照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

64.图28中过程③所用的接种方法是 ,过程④的目的是 ,所用的接种方

图29

65.据题意分析,图29中的电泳方向是 (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图中用圆圈标出

的DNA其分子量大小范围在 bp之间。

66.已知同一类群的菌株电泳后DNA图谱一致,据图分析,该23株菌株共分 个类群。其中,与cp12属于同一类群的有 。

67.陈皮样品中没有分离到真菌,可能的原因是( )(多选,2分)

A.陈皮的处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C.陈皮能够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

E. 陈皮样品无法为真菌提供碳源

B.该陈皮样品中可能没有真菌 D.陈皮中的细菌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九)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表5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图30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图30

68.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 。据表4和表5分析,实验

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转化3天

69.实验二图30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 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

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gam74g84t8uhsm07tfq670et7c1ze0174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