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报告纸
表7 型号 电压 (kV) 接线 组别 空载损耗(KW) 负载损耗(KW) 阻抗电压(%) SCL2—400/10 10/0.4 D,yn11 1.35 4.38 4 6、 所用电系统接线方式: 一般有重要负荷的大型变电所,380/220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所用变压器各接一段母线,正常运行情况下可分列运行,分段开关设有自动投入装置。每台所用变压器应能担负本段负荷的正常供电,在另一台所用变压器故障或检修停电时,工作着的所用变压器还能担负另一段母线上的重要负荷,以保证变电所正常运行。 7、所用电系统接线图 如下图:
第五节 配电装置的规划
配电装置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主接线的要求,由开关设备,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装置和必要的辅助设备构成,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
配电装置按电气设备装设地点不同,可分为屋内和屋外配电装置;按其组装方式,又可分为由电气设备在现场组装的配电装置(称为配式配电装置)和成套配电装置。 一、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
配电装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电器﹑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建而成的总体装置。其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部分,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为此,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保证运行可靠 2) 便于操作﹑巡视和检修 3) 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4) 力求提高经济性 5) 具有扩建的可能
- 13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报告纸
二、配电装置的设计原则
1) 节约用地;
2)运行安全和操作巡视方便; 3)考虑检修和安装条件;
4)保证导体和电器在污秽、地震和高海拔地区的安全运行; 5)节约器材,降低造价; 6)安装和扩建方便。
三、配电装置的选用
本变电所三个电压等级:即110kV、35kV、10kV,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规定,110kV及以上多为屋外配电装置,35kV以下的配电装置多采用屋内配电装置,故本所110kV采用屋外配电装置,35kV及10kV采用屋内配电装置。
四、电气总平面布置
1)布置要求
(1)充分利用地形,方便运输、运行、监视和巡视等。 (2)出线布局合理、布置力求紧凑,尽量缩短设备之间的连线。 (3)符合外部条件,安全距离要符合要求。 2) 布置方案图
1号电容器 2号电容器 10KV配电装置 35KV配电装置 大门 1号 主变 2号 主变 主控室 110KV配电装置 检修间 雨水泵房 - 14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报告纸
第六节 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与所在电力系统及所采用的设备密切相关。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采用、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不断提高 ,设计主接线的观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依据变电所的最高电压等级和变电所的性质,选择出一种与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接线方式。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各电压等级的线路、无功补偿设备最优化的接线方式与电力系统连接,同时也表明在变电所内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一个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包括高压侧、中压侧、低压侧以及变压器的接线。因各侧所接的系统情况不同,进出线回路数不同,其接线方式也不同。
一、 电气主接线的一般要求
1)满足对用户供电必要的可靠性和保证电能质量。 2)接线应简单,清晰且操作方便。
3)运行上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检修方便。 4)具有经济性,投资少,运行维护费用低。
二、主接线选择的主要原则
1)变电所主接线要与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相适应。根据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确定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2)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应考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还应满足电网出故障时应处理的要求。 3)各种配置接线的选择,要考虑该配置所在的变电所性质,电压等级、进出线回路数、采用的设备情况,供电负荷的重要性和本地区的运行习惯等因素。 4)近期接线与远景接线相结合,方便接线的过程。 5)在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时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三、电气主接线设计步骤 1)分析原始资料
①本工程情况 变电站类型,设计规划容量(近期,远景),主变台数及容量等。
②电力系统情况 电力系统近期及远景发展规划(5~10 年),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本期工程和远景与电力系统连接方式以及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等。 ③负荷情况 负荷的性质及其地理位置、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输送容量等。
④环境条件 当地的气温、湿度、覆冰、污秽、风向、水文、地质、海拔高度等因素,对主接线中电器的选择和配电装置的实施均有影响。
⑤设备制造情况 为使所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可行性,必须对各主要电器的性能、制造能力和供货情况、价格等资料汇集并分析比较,保证设计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2)拟定主接线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可拟定出若干个主接线方案。因为
- 15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报告纸
对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容量以及母线结构等考虑不同,会出现多种接线方案。应依据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结合最新技术,确定最优的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主接线 方案。
3)主接线方案的评定 4)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将最终确定的主接线,按工程要求,绘制工程图。 四、主接线方案设计 1、 方案拟定及技术比较:
表8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1)单母线分段
优点: 母线经断路器分段后,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供电电源;一段母线故障时(或检修),仅停故障(或检修)段工作,非故障段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段母线上的电源和出线,在检修期间必须全部停电;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通过该接线优缺点的分析,可见,方案一中35kV、10kV采用此接线方式,其优点是当一母线发生故障时,分段断路器能自动把故障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至于造成用户停电;缺点是当一段母线或母线侧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母线上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停电。所以,该接线方式对于35kV、10kV侧可以考虑。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地区性一般变电所对经济性的考虑。
2)双母线接线
优点:供电可靠,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致使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调度灵活;扩建方便。
缺点:接线复杂,设备多,母线故障有短时停电。
通过该接线优缺点的分析可见,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应用此接线方式,主要是因为它对供电可靠性的保证。即是说,当一母线故障或检修的时候,由母联断路器向另一母线充电,直到完成母线转换过后,在断开母联断路器,使原工作母线退出运行。缺点是当母线故障或检修的时候,会有短时停电.但是对于方案中的用户侧是可以考虑的。
表9 接线方式 可靠性 母线故障时 母线检修时 断路器检修时 母线侧隔离开关检修时 单母线分段 母线所有连接元件停电 母线所有连接元件停电 该回路停电 母线所有连接元件停电 双母线 短时停电 不停电 短时停电 该回路停电 110kV 双母线 双母线 35kV 单母线分段 双母线 10kV 单母线分段 双母线 主变台数 2 2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