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完成并完全冷却与气温接近的条件下,钻孔取芯,进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钻取芯样的长度应根据试验项目而定,一般不小于45cm。
沥青混凝土钻孔取芯的检测内容及频率按表7.1-4进行。 表7.1.3-2 芯样检测内容及频率 项 目 密 度 孔隙率 抗渗指标 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 小梁弯曲 三轴试验 其它指标 按设计要求 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沥青混凝土心墙每升高2~4m或每摊铺1000 m~1500m检测一次,沿坝轴线每100~150m布臵钻取芯样2组;必要时,加密检测。 33(4)不合格测点的处理
无损检测发现不合格的测点,应在该测点处钻取芯样进行复测: ①芯样测试值合格,则确定沥青混凝土质量满足要求;
②若芯样测试值仍不合格,应经过分析施工资料,扩大钻芯检测范围,确定处理方案。
7.2 质量保证措施
7.2.1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质量体系要求进行职能分配,做到职责明确,各司其责。
7.2.2 严格执行ISO-9000标准,及时编制质量计划,设臵质量控制点。 7.2.3 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的全过程,奖优罚劣。
7.2.4 统一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工序施工质量、工序衔接及分段流水作业,保证均衡上升,连续施工。
7.2.5 对所有参加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7.2.6设施工专职质检员,做好各工序的质检工作,做到前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
7.2.7 搞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一位参与该项施工的人员在明确工艺指标,提高施工质量。
7.2.8 沥青混凝土施工用矿料和心墙两侧过渡料必须经现场施工质检验收,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使用。
—278—
7.2.9 质量满足要求的矿料,堆放在净料堆场内,并采取隔离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污染。
7.2.10 做好原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7.2.11 做好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质量控制,对拌制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作废弃处理。
7.2.12 沥青混凝土运输道路,采用较缓的纵坡,并保证路面平整,路面派专人维护,保证运输机械在运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减少沥青混合料温度损失,并保证不使沥青混合料在运输途中发生骨料分离。
7.2.13 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铺筑厚度、铺筑宽度、压实参数,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
7.2.13 做好机械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机械完好率。
7.2.14 在沥青混凝土铺筑的全过程中,必须详细做好施工记录,其主要内容有:
(1)铺筑的高程、层号、起止桩号。
(2)每一铺筑层的沥青混凝土方量,沥青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质量以及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每一铺筑层的起止时间、施工期间所发生的意外事故、模板情况、生产安全情况。
(4)铺筑地点的气温、气象、每一铺筑层的各种原材料温度、沥青混合料出机温度、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
(5)仓面的铺筑方法(人工或摊铺机),铺筑长度、横缝条数、位臵及结合坡度。
(6)每一铺筑层的摊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遍数(无振和有振)、表面平整情况、孔隙率的测试结果及沥青混凝土的容重。
(7)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8)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9)施工监测仪器的埋设部位、埋设日期、埋设高程及其相应的观测依据。
8.安全措施
8.1 施工安全
沥青混凝土生产为高温作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制度,有相应的安全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8.1.1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条例、结合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具体特点,组成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
—279—
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抓好工程的安全生产。
8.1.2 施工现场按符合防火、防风、防雷、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及安全施工要求进行布臵,并完善布臵各种安全标识。
8.1.3 各类房屋、库房、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做到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堆放易燃品;严格做到不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随时清除现场的易燃杂物;不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生产物资。
8.1.4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标准化、规范化。
8.1.5 建立的安全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培训合格方能上岗,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检查。
8.1.6 对各种机械设备及施工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8.1.7 沥青罐、油料罐及输送管路应经常检查,发现渗漏及时处理,以防着火。 8.1.8 沥青加热应注意控制温度,不得超过闪点,以防着火。 8.1.9 沥青罐加盖铁盖防护,以免雨水浸入发生溢沸伤人。
8.1.10 沥青罐开口及各阀门开口方向禁止站人,以防沥青突然喷出伤人。 8.1.11 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安全所制订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行,并随时接受监理人的检查。
8.1.12 各种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均按有关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养护和维修。
8.1.13 施工现场尤其是易燃易爆品仓库和储罐,配备消防设备。 8.2 劳动保护措施
8.2.1定期给施工操作人员发放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
8.2.2沥青操作人员穿束袖、束裤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用毛巾围颈。喷洒沥青工段工作人员戴鞋罩。对沥青有过敏反应的人员,不参加施工。
8.2.3粉尘较重部位的工人配带目镜和防尘口罩。
8.2.4施工现场配备柴油、纱头、肥皂(或洗衣粉)、毛巾和洗手用具,以便操作人员清洗。
8.3 消防
沥青混凝土骨料和沥青混合料拌制系统要除尘防污、防火、防爆并定期检查更换消防器材,保证消防设施完好。
8.4 防暑降温
沥青混凝土的夏季施工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开炎夏高温时段施工,以防施工人员中暑。
—280—
8.5 施工工地的医疗、急救
施工工地应配备医务人员和保健药品,如有烫伤人员发生则立即处臵并送医院。
9.环保措施
9.1 成立对应的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施工燃油、工程材料、设备、废水、生产生活垃圾、弃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火及废弃物处理的规章制度,做好交通环境疏导,充分满足便民要求,认真接受城市交通管理,随时接受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
9.2 将施工场地和作业限制在工程建设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布臵、规范围档,做到标牌清楚、齐全,各种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9.3 对施工中可能影响到的各种公共设施制定可靠的防治损坏和移位的实施措施,加强实施中的监测、应对和验证,同时,将相关方案和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9.4定期清运沉淀泥砂,做好泥砂、弃渣及其它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防散落与沿途污染措施,废水除按环境卫生指标进行处理达标外,并按当地环保要求的指定地点排放。弃渣及其它工程废弃物按工程建设指定的地点和方案进行合理堆放和处治。
9.5 优先选用先进的环保机械。采取设立隔音墙、隔音罩等消音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许值以下,同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
9.6 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硬化,并在晴天经常对施工通行道路进行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周围环境。
9.7 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应远离生活区及其他作业区,并宜设在施工区的下风处。
9.8 矿料加工及干燥加热工段应做好粉尘收集,使之达到卫生标准. 9.9 烟道有足够的高度,以利有毒气体的排放和扩散。
10.效益分析
10.1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成功使用,既避免了采用粘土心墙给生态环境脆弱且不易修复的高寒高海拔地区带来的环境破坏,同时相比较混凝土心墙投资较省,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指标,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0.2本工法将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采用全机械化施工,尤其第一次成功利用国产公路摊铺机上进行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摊铺机改装,实现该项设备的国产化,解决了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设备依靠进口而制约了其施工技术的广泛推广,大大促进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28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