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者自检,互检和专职质检员的“三检”进行质量控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转入下道工序。 2.2、项目创优措施
2.2.1成立创优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总工程师组成,组员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队长和各队技术主管组成。
在工程开工前制定创优规划,确保优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综合区段内的相关施工单位联保联创。实行样板引路,开工必优,一次成优;主攻质量通病,做到“内实外美”,以内实为根本;深化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ISO9001标准;建立分层次的创优责任制,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搞好创优资料和其他技术资料的积累管理工作。 2.2.2建立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 (1)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度
按照企业法人工程责任终身制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质量管理部门、施工技术部门、计划部门、材料、设备部门、班组作业层质量责任制,建立各类单项工程质量责任卡,并建立各级责权利相统一的约束运行机制。
(2)学习制度
开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责任重于泰山”、“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用户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为主题的质量教育活动,使全体职工进一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使搞好工程质量成为全体职工自觉的行为。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应对施工队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试验人员和质检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搞好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增强主动性。
(3)会议制度
每周召开工程会议一次,主要分析一周来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等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每周末召开施工总结会议,及时总结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
(4)书面交底制度
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一律坚持书面交底制度,口头交底无效。落实到人,职责明确。
(5)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坚持工班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在队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项目部复检,最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准下道工序施工。
(6)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隐蔽工程必须报项目部并会同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签证,不经检查一律不得擅自隐蔽。
2.2.3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本工程在我单位的重要地位。
(1)建立强有力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主管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负责制,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职责、岗位责任要明确,主管的要素要清楚,各部的接口要衔接,抓好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抓技术交底。项目部要根据编制的项目质量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加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对施工中已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控制,编制专项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对关键过程或特殊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和控制。
(3)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01 图纸会审。对设计图纸认真审核,弄清设计意图,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联系设计单位予以澄清。
02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控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核,做到切实可行。并要做好开工前的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03 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工程质量预防措施,消除施工过程中潜在的不合格因素,消除质量通病。
04 严格做好技术交底,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没有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得开工。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01 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不准任意修改而危害工程质量。
02 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中每道工序必须按照规范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
03 实行专业化施工,对暖通空调工程、管道工程、电气工程等实行专业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04 测量放线要把握好测量仪器检验、校正、水准点、观测点、校验、变形与裂缝观测等几个方面的控制。加强对测量放线人员技术培训,进行测量工作技术交底,搞好控制桩的保护监控,定位放线及验收并做好记录,做好楼层测量、复测,并做好记录。
05 机电安装工程:严把各关键工序如风管检测、管道压力测试、设备单击调试、电力绝缘检测等的质量检测。
(4)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原材料是工程构成的主体,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定货、采购、运输、保管和供应。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清理出工地。
(5)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各项检验。首先要保证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检验工具、检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按规定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结构构件结构材料进行外形检验、物理化学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按照规定及时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验。首先由班组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队质检人员检查,队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报请项目质检人员检查,最后,项目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签字。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施工,做到“五不施工,三不交接”。
(6)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随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质量检查人员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使用不合格材料,质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可以下暂停施工令,并开具“质量问题通知单和罚款单”,限期整改。
(7)项目部每七天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结合检查情况,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写出书面通报,实行样板引路,以点带面,表扬先进,鞭策后者。服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工作,虚心接受他们提出的建议,积极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搞好配合工作,共创优质工程。
(8)建立技术档案,做好竣工资料的编制。平时注意资料的积累。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按照规定编制竣工资料。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安全生产
1.1公司的安全管理方针
公司关于健康、安全的管理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2安全管理网络
公司主管经理
监督检查 信息反馈
质安科
监督检查 信息反馈
项目经理
指令 信息反馈
安全员
监督检查 信息反馈 施工班组
1.3安全生产目标:
火灾、爆炸、生产、交通、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轻伤率低于4‰。
严格遵守业主的有关安全施工管理的规范标准。 劳动健康保护措施得当,不出健康事故。 1.4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项目经理是现场安全施工的负责人,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作用,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运转。 项目经理部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巡回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提出安全预防措施。 认真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执行国家制订的安全立法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贯彻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坚持按标准和规程进行检查、监督和宣传教育。
安全保证体系和各级责任人员应积极参与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参加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查,并据此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对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有效地进行控制。
在编制各专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时,应含有安全保证措施的专门内容和要求,并要及时向施工人员交底,交底要有见证材料。
加强安全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问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实现安全施工全过程控制。
安全保证体系的责任人员要分区分片落实责任,施工时安全员应巡回检查,特殊工程要设专人监护,对违反安全规定和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者要立即停止其作业。
1.4.1安全教育制度 (1)三级安全教育
凡属新工人上班,必须经过三级教育,否则不准上岗。
经过三级教育和安全知识考核后要认真填写三级教育记录卡,教育和被教育分别签名。经考核后保留考卷,贴好照片。 (2)生产中安全教育
生产中安全教育可分为:定期教育、季节性教育、节假日教育和变换工种教育等四种。
定期、季节性、节假日、农忙和变换工种教育都要记录在安全台帐中,并要保持教育的连续性、正确性和严肃性,以达到警钟常鸣,确保安全。 (3)项目部安全教育
职工进入现场后,由项目部开展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小时。职工进入班组后由班组长负责班组教育,时间不少于8小时。
日常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为每周一次健康安全活动,每次不少与1小时。 1.4.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项目经理等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堆放材料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现场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做好“四口”临边防护措施。洞口临边除设置防护措施外,还应张贴有关的安全标牌,以示提醒。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机组责任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制度,上班前严禁喝酒,工作时间不准打闹。坚持使用安全“三件宝”,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应该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规范化管理,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发生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依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执行。
本规定是公司安全管理的一部分,本规定与业主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公司内部安全管理标准相抵触时,应优先使用上述规定。 1.4.3安全检查和考评制度 (1)检查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