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1-5及期末试卷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0:22: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期末复习专题

期末复习专题(一) 声现象

课堂作业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_________传到教室的各个角落,使同学们都能听到.

2.如图所示,图(a)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图(b)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________中传播;图(c)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

3.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________的声音.

4.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进行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__________.

5.交响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乐曲.弦乐器的琴弦由于受到弹拨或磨擦而_______发出了声音;乐队指挥能够分辨出交响乐中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进行辨别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把播放器的音量开得过大,优美的音乐声此时也变成了______. 6.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人入耳朵的.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 Hz到20 000 Hz的声音,高于20 000 Hz的声音称之为____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7.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 )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象但听不到声音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5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km/s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

9.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 129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受到的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快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并且传播速度相同 C.吉他发声时,它的琴弦在振动

D.在月球上宇航员不用无线电话也可以直接交谈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2.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一定立即消失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课后作业

13.为不忘国耻,福州市委、市政府在福州沦陷日组织防空警报演练.市民听到的警报声是由警报器的发声体产生__________发出的.

14.不看电视画面,我们能从声音判断出是朱军还是李咏,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不同.周涛的声音比李咏的声音尖细,是因为周涛的_________高.

15.小兵在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装上活塞做成了一个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哨声的_________(音色/响度/音调)就会改变.

16.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a)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__.如图(b)所示,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0 -

期末复习专题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 2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a)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图(b)中,敲鼓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图(c)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图(d)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声音的响度

21.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2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23.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三个特征全都有 24.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131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

期末复习专题(二) 物态变化

课堂作业

1.小英同学按图(a)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汁示数如图(b)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

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

3.妈妈买回几条鲜嫩的黄瓜,第二天发现黄瓜变蔫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造成的.为防止这一现象发生,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居民用的石油气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储存在钢罐里的,且石油气在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6.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 B.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 C.深秋的霜冻——凝华 D.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固

7.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 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B.加入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用久了的白织灯灯丝变细了

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海波在熔点是48℃ B.海波的BC段没有吸热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 132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1-5及期末试卷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gy7f0kbeu3sk4u08kd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