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社会医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4:41: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系、卫生保健以及社会文明等。 2.社会阶层:是指由财富、权力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3.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包括观念、规范、组织、设备等。

4.文化:广义的文化: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

5.人格:是稳定地表现于个体的心理特质,由遗传和环境决定,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举足轻重。

6.行为:是个体针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行为可以概括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

7.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或疾病有关的行为。

8.现场定性研究:是以人群为对象的研究,阐述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研究。收集这类资料的调查即定性调查。

9.现场定量研究:通过现场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又称之为问卷调查。 10.问卷:是在问卷调查中用于收集资料的一种测量工具,它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故国内也称为调查表。

11.社会卫生状况:是指人群的健康,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诸因素的状况。

12.卫生政策:是指卫生发展的战略与策略、政策、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既包括卫生领域内的措施,如医疗卫生技术、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也包括卫生相关领域的措施,即与保护人群健康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措施。 13.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的焦点,也是社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个人、家庭、群众与国家卫生系统接触的第一环,能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于人们居住及工作的场所,它还是卫生保健持续进程的起始一级。

14.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

15.流动人口:是指未改变法定住址而非户籍所在地滞留的人员。

16.社会病:“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这些现象与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17.吸毒: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吸食、注射等)使用能够影响人的精神状况,但为法律所禁止拥有和使用的化学物质的行为。

18.意外伤害:是指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损伤。

19.慢性病:以心脏病、脑血管、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病导致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通常所指的慢性病主要是指上述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基本群体。

21.生命质量: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22.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单

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 )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社会病理学 )是研究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问题的联系。 3.以下不属于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性(单向性 )

4.经济发展对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包括(社会常住人口减少 ) 5.行为是个体针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 )反应。 多

1.医学模式的转变带来医疗服务需要扩大,包括(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生理扩大到心理|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2.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

3.下列属于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恒常性|累积性|交互作用 ) 4.文化的类型包括(智能文化|规范文化|思想文化 ) 5.行为矫正的两个基本技术包括(消除强化|刺激控制 ) 单

1.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群体性 )

2.以下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偶遇抽样 )

3.美国社会健康学会指标的英文简称是(ASHA ) 4.HRQOL是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

5.根据L.Robbins 和J.H.Halld的建议,将慢性病自然史分为(六 )个阶段

1.有关“信度和效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无效的测量可能是可信的|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测量 )

2.社会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自愿参加|不伤害研究对象|匿名和保密|建立伦理审议制度) 3.生活质量指数是由以下指数计算得到(1岁平均寿命指数|婴儿死亡指数|识字率指数) 4.社会交往的内容包括(社会融合|社会接触|亲密关系)

5.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广泛存在) 单

1.卫生政策的功能不包括(组织功能 ) 2.下列不属于弱势人群的是(成年人 ) 多

1.常用的现场调查方法包括(家庭调查|机构调查 )

2.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包括(以年轻劳动力为主|以非举家流动为主|以低收入为主|基本生活条件较差)

1.采取了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该行动没有直接导致死亡的结局,称为(自杀未遂 ) 2.二级预防的核心是(早期诊断 )

3.家庭构成的条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血缘关系 )。 多

1.吸毒的危害包括(严重损害吸毒者的健康|成为艾滋病重要传播途径|破坏社会稳定) 2.引起慢性病患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生物遗传危险因素|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

3.家庭内部结构包括(家庭角色|家庭权利|沟通方式|家庭价值系统)

二、社会医学的含义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历的(三次)卫生革命

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3.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四、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通过社会卫生状况调查,掌握社会卫生状况及人群健康状况,分析人群健康水平及其变动规律;

2.发现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

3.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即保障人群健康状况的策略和措施,为改善卫生事业提供决策依据;

4.确定卫生工作重点,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加强卫生监督和评价。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五、社会医学发展史

1.“社会医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

2.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社会医学”。

3.盖林把社会医学分为: (1)(社会生理学):研究人群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及其与社会制度、法律及风俗习惯的关系 (2)(社会病理学):研究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问题的联系 (3)(社会卫生学):研究各种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措施 (4)(社会治疗学):研究对付社会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的各种社会卫生措施 4.社会医学的(兴起): (1)科学技术现代化

(2)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5.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向(四个方面)扩大: (1)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 (2)生理扩大到心理

(3)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

(4)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六、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

一、概述

(一)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 1.社会医学研究的科学性 2.社会医学研究的跨学科性 3.社会医学研究的群体性 4.社会医学研究的社会实践性 (二)社会医学研究涉及的内容

1.社会卫生状况 2.人群健康状况

3.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各种社会因素 4.评价各种社会卫生措施的效果

(三)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

1.按研究过程中是否进行人为干预,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分为试验研究和调查研究。 2.为了综合评价人群健康状况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卫生服务因素,社会医学研究还采用一些特有的评价研究方法,例如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卫生服务评价等。 3.社会医学也采用专家评议、文献研究的方法。

(六)抽样方法

1. 概率抽样

概念:每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能够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用样本结果推论总体。 具体方法: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 2. 非概率抽样

概念:每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是未知的,不遵循随机化原则,研究者以自己的方便或主观愿望,任意选择研究对象,一般不能用样本结果推论总体,不能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 方法的特点:简便易行,花费小,能及时得到有用的资料,没有概率抽样的复杂性。 3.. 非概率抽样

方便抽样:偶遇抽样。研究者选择那些最容易接近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立意抽样:目的抽样或判断抽样。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和研究者的主观判断选择研究对象。 雪球抽样:选择并调查几个具有所需要的特征的人,这些人被用来作为提供情况的人,并依靠他们再选择合乎研究需要的人,通过后者又可选择更多合乎研究需要的人,依次类推,样

搜索更多关于: 社会医学 的文档
社会医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gzz70hi5u1wxgu8jpr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