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晶状体 B. 瞳孔 C. 角膜 D. 玻璃体
【解析】眼球就是一个成像系统,物体发出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把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都对光线有折射作用,但具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晶状体。故选A。 【答案】A
14.(2分)下列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建立种质库 C. 制作标本
D. 颁布、实施相关法律
【解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制作标本,明显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故选C。 【答案】C
15.(2分)组织培养属无性生殖,指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的生物技术,其优点不包括( ) A. 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 B. 繁殖速度快 C. 优良性状快速增多 D. 能获得更健康的植株
【解析】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保持母体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相对容易,为科研和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此外,采用茎尖培养还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从而获得更加健康的植株。无性生殖不能产生新的性状,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16.(2分)黄瓜的大多数花并不结果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其原因是( ) A. 雄花多 B. 被害虫破坏 C. 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D. 营养不足
【解析】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单性花和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是只有雄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在单性花中的,
只有雌蕊的花叫做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做雄花。黄瓜属于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雄花中没有子房,故不能发育成果实。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17.(2分)表中的描述与下图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解析】A中1完全变态发育和2不完全变态发育,都属于3变态发育。A错误;B中1脊椎动物包括2鱼类、3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B正确;C中1恒温动物包括2鸟类和哺乳类,3爬行类是变温动物,C错误;D中1两栖动物包括3蛙类,2龟类属于爬行类,D错误。故选B。 【答案】B
18.(2分)玉米种子的糯性与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糯玉米(aa)—行,非糯玉米(AA)—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 B. 非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糯玉米粒 C. 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 D. 非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
【解析】当控制玉米种子的基因组成是AA时,玉米种子的性状是非糯玉米;当控制玉米种子的基因组成是Aa时,由于隐性基因a控制的绿色性状在显性基因A的作用下得不到表现,因而玉米种子的性状仍然是非糯玉米,即非糯玉米种子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糯玉米种子
1 完全变态发育 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 两栖动物 2 不完全变态发育 鱼类 鸟类 龟类 3 变态发育 两栖类 爬行类 蛙类 的基因是aa。现将糯玉米(aa)一行,非糯玉米(AA)一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其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子代表现非糯玉米性状。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基因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非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AA,也可能是Aa.所以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非糯玉米植株上不可能有糯玉米粒,故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 【答案】A
19.(2分)对人性别遗传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 成年男性产生的精子一定含有Y染色体 C. 成年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有23条性染色体 D. 双胞胎的性染色体组成不一定相同
【解析】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不一定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错误;BC、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BC错误;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在母体内一个受精卵发生分裂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因此性别相同;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精子和两个卵细胞分别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遗传物质是不一样的,因此性别不一定相同,D正确。故选D。 【答案】D
20.(2分)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说法,恰当的是( ) A. 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B. 抗体能将与其结合的抗原直接吞噬 C. 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不需用免疫抑制药 D. 计划免疫的实质是特异性免疫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
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A错误;一定的抗体要与抗原抗原结合,就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应该这样理解:这里主要讲的是T淋巴细胞的免疫,T淋巴细胞也需要识别那些属于抗原,但它又无法直接杀灭它们,于是吞噬细胞就吞噬抗原,并使其在自身表面表现出来,T淋巴细胞再产生细胞毒素,将吞噬细胞及抗原一同分解,B错误;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还需用免疫抑制药,C错误;计划免疫的实质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共8题 ,总计60分)
21.(10分)断下列句子的对与错(在答题卡相应的地方对的涂“T”,错的涂“F”)
(1)(2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
(2)(2分)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只能是动脉血变静脉血或静脉血变动脉血。 (3)(2分)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4)(2分)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是大扉用农药的结果。
(5)(2分)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是健康的表现。 【解析】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是16%,二氧化碳的含量是4%。因此,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而不是高于氧气。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2) (3)
(4)害虫产生了抗药性是农药(环境)对害虫抗药性的选择作用形成的,而不是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5)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即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答案】 (1)错 (2)错 (3)对 (4)错 (5)对
22.(5分)李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C三种结构,并绘制成下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