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1 6:15: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核心教 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啦》从“入学适应”的角度回应整册的教育主题。 本单元由《开开心心上学去》 《拉拉手,交朋友》 《我认识您了》《上学路上》四课组成,分别从新 身份认同、新同伴交往、新教师相处以及熟悉自己 新的上学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入学适应”的引导, 帮助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文拟 从编写者(本刊注:作者为本册教材的主要编写人 员)的视角,对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编写理念和教材内容做详细解读;从使 用者的视角,对教材第一单元各课的教学重难点和 教学设计做实践性建议。

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小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引导 学生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珍惜自己的学习生活。

第一课时“上学啦,真高兴”是个大通栏,以 故事绘本的形式,讲述了王晓第一天上学的情景。 教材以王晓从走出家门到走进教室的空间转移为明 线,交代了 “上学啦”这一事件进入儿童的生活; 以王晓在空间转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为暗线,贯穿 了 “真高兴”这一核心教学目标。儿童告别熟悉的 幼儿园,离幵爸爸妈妈的庇护,走向新学校,幵启 新生活。能否充分关照到新入学儿童可能存在的各 种不良情绪,分析这些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 行针对性的引导,是这一课时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课时“爱新书,爱书包”栏目,有4个教 学层次,通过4幅情境绘本呈现,落实不同的教学 要点。第一个层次是发新书的情景。教师说:“要 爱护它们哟!”由此,对学生提出爱护新书的要求, 同时呈现学生说“谢谢”的画面,提出加强学生文 明礼仪引导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看新书的情景, 呈现了入学新生不同的学习起点。正视学生之间的 差异,减少学生的入学焦虑,是教师需要关注的。 第三个层次是关于书包的来历以及书包里装什么的 讨论。由此,引导学生感受家人的爱,思考幼儿园 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第四个层次是学习整理书 包。新书包象征新身份,悦纳新身份从喜欢新书包 开始,新生活自理从整理新书包起步。

第二课:《拉拉手,交朋友》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认识新同学,结 交新朋友,初步体会友谊的

可贵;学会作简单的自 我介绍。

第一课时由“'我'的好伙伴” “'网'到一个 新朋友”两个栏目组成。“'我'的好伙伴”栏目 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从介绍好朋友幵始,进入认 识新朋友的学习,目的是减缓心理焦虑;同时通过 回忆和好朋友相处的快乐经历,产生’‘认识新朋 友”的内在需求。进行这一板块的教学时,要允许 学生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体验,不追求表达 的流畅和规范。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

我们进行了 广泛的试教活动,一些教师以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 模仿教材中的语言进行介绍,这样的设计会扼杀学 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用生动活泼的个性语言, 展现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网'到一个新朋友” 的栏目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来认识新 朋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1)引导的重点要 落在自我介绍的方法上;(2)树立教材只是范例 的观念,教师可以组织其他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 替代教材中的\网小鱼”游戏。

第二课时由\好友大搜索”\ 个栏目组成。“好友大搜索\意在告诉学生一种新 的交友方式:可以通过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来发现 新朋友。同样是交友方式,第一课时中通过游戏认 识新朋友的方式带有隨机性,对新朋友的了解也停 留在基本的外显特征上。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共 同的兴趣爱好、特长本领来认识新朋友,让学生感 到这样的交往\更主动、更深入”。因此,本环节 是对前一环节的深入。“认识你真好”意在激发学 生主动交往,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意义。因为学生 的交往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关注交往弱势群体、 缩小交往水平差距,是教师教学本课时需要高度重 视的问题。

第三课:《我认识您了》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认识学校的教职员工,理 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生活的

关系,产生感激之情; 知道礼貌地向他们问候和求助。

第一课时由\我的教师”’‘我还想认识……” 两个栏目组成。教材在“我的教师”栏目下设计 “猜猜这是哪位教师”的游戏活动。在组织这个游 戏活动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听特征猜 教师”来认识自己的任课教师,而且要帮助学生回 忆自己和任课教师相处的经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 验,感受和教师交往过程中的温暖和爱。“我还想 认识……”这个栏目,将学生认识和交往的视域从 任课教师拓展到其他教职员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 参观这些教职员工的工作场所,如医务室、食堂 等,也可以设计简单的采访活动。只有在真实的场 景中了解真实的人,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教职员工 的工作对于自己生活的意义。 ,

第二课时由“该请谁来帮帮我” “这样做对 吗”两个栏目组成。“该请谁来帮帮我”栏目中, 教材呈现了校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需要求助的案 例:被同学欺负了、把羽毛球打到树上了、摔跤 To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就事论事地讨论教 材中的案例,要通过分析案例,告诉学生遇到困难 时该向谁求助、怎样求助、被帮助后该怎样感谢等 基本技能。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 师要将教学内容从教材拓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引 导学生从自己和伙伴的求助经历中总结规律性经 验。本栏目绝不仅是技能的学习,在帮助学生学会 求助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安全 和快乐。“这样做对吗”栏目是对全课的总结。在 教学本栏目时,教师要注意,本栏目的教学重点不 在判断对错上,说理的要点不仅在要尊敬师长、感 恩帮助上,重点是要引导学生遵守校园生活的一般 规则,如\不在公共场所喧闹,不打搅他人\受 到帮助要真诚道谢”等。然而,有限的教材版面无 法穷尽校园生活的各种事例,教学要以点带面,才 能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无尽的生活场景中。

第四课:《上学路上》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的 上学路,清楚要遵守的交通

规则;注意安全,学会 保护自己,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学会感恩。

第一课时\不同的上学路”虽然只有一个通 栏,但是内容却极其幵放。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 景的学生,他们上学的方式以及上学路上的情景是 多种多样

的。因此教学本栏目时,教师要用好小主 持人的话。“我……来学校,路上经过……O上学 路不一样,平平安安进课堂”,这个问题铺设了教 材与儿童的现实生活之间的通道,提示教师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上学路,关注自己上学路上 的安全问题。低年级学生一般由家长接送上学放 学,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班级QQ群等途径,向 家长了解学生上学路上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提高 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课时由“这样安全吗” “路上的温暖”两 个栏目组成。在“这样安全吗”这个栏目中,教材 尽可能多地呈现了学生上学路上存在的安全问题。 马路上奔跑、校车内打闹……这些现象学生可能已 经熟视无睹,但是课堂上的辨析和讨论却能唤醒他 们的安全意识,教给他们安全规则。贴近生活、联 系实际,是本栏目教学的关键。\路上的温暖”这 一栏目的设计,最能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人文性 特质。从温暖的角度谈安全,诈学生感受到“家 庭、学校、社会……家人、教师:交警……多少人 为了保障我们上学路上的安全而默默无闻、任劳任 怨地付出”。教师教学时要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 引导学生重视上学路上的

安全问题,珍惜生命,感 恩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每一个人。

第三课时\交通'信号'要知道”,引导学生认 识并实践交通信号的意义。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 特点,这里的“信号”仅限于学生上学路上的红绿 灯、汽车喇叭声等常见的具体的信号。因此,教师 可以将本栏目的内容和第一课时“不同的上学路” 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材的最后设计了 \学做小交警”的游戏活动,这 个活动需要学生理解交通信号的意义并动手制作交 通信号标识、模仿交警的指挥。鉴于一年级学生的 动手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酌情选用 教材内容,也可以用生动活泼的动画视频作为替代, 进行补充教学。第四课是第一单元中唯一有6页内 容的一课,本课可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hcom5u7am3gzju6vsv034ka295j0v00cv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