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性质和特点,关注影响文化的多方面因素。
④首先,对于文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应该更加全面。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让世界了解中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都需要文化力量。文化自信正是社会进步的不竭的精神源泉。发挥文化力量,对外创造一个魅力中国,对内创造一个和谐中国,这正是“中国梦”新的展开。
⑤其次,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和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创造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的创造。惟其如此,人们对于社会的认同才会更加充分,也更容易达成社会共识。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壮大,他们用于电影、演出、网络等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日趋提高。如何提供更多能够满足这一群体文化需求的产品将是繁荣文化市场的关键。
⑥再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型,如何突破瓶颈,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文化领域有新的突破。互联网时代,新的产业和社会变化层出不穷,文化与科技融合日益深入,诸如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同时,文化的真正影响力来自于文化市场的活跃,这就要求未来在文化创意方面要有新进展。
⑦第四,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看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也需要文化领域的新发展。通过跨文化交流和沟通,通过“和而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对话,通过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持续传播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
⑧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支撑。我们要善于向经典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一切先进文化学习,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
20.这篇文章阐述的观点是 。(2分)
21.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第①段主要论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巨大发展。
【乙】第②段阐释的是:有三个方面的文化能量将成为宝贵的精神和思想的资源。 【丙】第③段统领第④⑤⑥⑦段,强调要关注影响文化的多方面因素。 22. 下面链接材料,哪一项有助于你理解文章的内容?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A.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B.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
C.中国文化应该有一种自信和从容,没有必要去声嘶力竭地辩解。 答:
五、写作(共4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作文。
题目一: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共和国即将迎来七十华诞,改革开放也历经四十年,你
自己即将告别初中三年的青春岁月……请你以“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幻想,你期待的未来是怎样的呢?请你发挥想象,将“在未来等我”补
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4)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内容。
门头沟区2019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
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9.4
一、基础运用 (15分) 1. C(2分)
2.(1)C (2分) (2)C(2分)(3)B (2分)
(4) 读过的书,使人改变气质,沉淀智慧;走过的路,使人开阔眼界,放大心胸;遇见的人,让人心怀
感恩, 懂得珍惜。(2分) (5)D(2分) 3.B(2分)
4.杜甫 (1分)
二、古诗文阅读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分) 6.参差荇菜,左右流之。(2分)
7. 离别的愁绪 自我牺牲的爱国热忱 奉献精神等 (2分) 8.浩浩荡荡的离愁就像江水滚滚而来,“我”满怀着这样的惆怅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添了无边的愁思,尽
管如此但“我”毅然地举起了马鞭向东一指,义无反顾地走向天涯(故乡)。(2分) 9. 只看带有“花”字的一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0.B(2分) 11.甲 (3分)
12. (3分) 材料一:内心宁静对于治学和修身的重要性 (静和学、才、智的关系)
材料二:能否静心,关键在自己,而不在于环境(只要静下心来,在哪里都一样 ) 材料三:耐心等待,平心静气,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战争开始要沉得住气)
三、名著阅读(5分)
13. 示例一。我选择第二条,例如《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开始我讨厌她的不良睡觉习惯,和神神叨叨的
八卦,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发现她最懂我,给我买《山海经》。
示例二。我选择第三条,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恭敬,对自己要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22分)
(一)非连文本(7分) 14.C(2分) 15. 神话(2分)
16.工作量大(效率高),性能强(寿命长、“年富力强”)(1分),
观测能段范围最宽(技术先进),分辨率最优,(1分) 造价低(1分)。(共3分。)
(二)记叙文阅读 17.答案示例
①蛙鸣热烈,带动各种声音与之形成共鸣 ②秋虫鸣懂节制,有韵律
③卖小鸡的吆喝声,按时还春天债或儿时乡间的淳朴民风 ④半听到的夜纺车声,夜半辛苦补贴家人生活的感动
⑤母亲天黑送我上学的呼喊声,小小心灵感受到的温暖与护佑 ⑥母亲黄昏唤儿回家的声音,儿时内心的甜蜜幸福 18. 答案示例
A. 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作者回乡时听到的或嘈杂或幽微的各种“乡音”,远远地像故乡的人一般迎着作者走来,带来一股暖暖的气息,尽管杂乱却让作者感到熟悉而温暖,如同母亲一般给作者回乡的心带来温柔的抚慰,此时作者内心受到了温柔的触动:母亲去世了,可母亲熟悉的一切自己熟悉的一切还在,依然在故乡等着、迎接着,给归来的游子母爱的温存,于是情不自禁地在心底喊道:母亲,我回来了。这里的母亲便是带给作者温暖与抚慰的故乡了。
B. 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听到故乡的方言比作“尝到一葫芦头老酒”,生动形象地写出远游的作者归来时听到故乡话时内心那种深深的激动、温暖与陶醉,连泪水都忍不住盈满了眼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与眷恋。母亲去世了,可母亲熟悉的一切自己熟悉的一切还在,不禁对着故乡喊道:“母亲,我回来了。”这里的母亲便是带给作者温暖与抚慰的故乡了。 19. 答案示例
主旨是乙,通过记述各种乡音表达对故乡的爱与眷恋。全文从头至尾记述了各种“乡音”,有蛙鸣有秋虫鸣,还有卖小鸡的吆喝声,半夜听到的纺车声,母亲天黑送我上学的呼喊声以及黄昏唤儿回家的声音。这些声音带给作者的感受各不相同,有对故乡自然环境的眷恋,有对故乡民风淳朴的眷恋,更有对母爱温暖的眷恋,尽管母亲去世了,但各种“乡音”依然在抚慰着作者的心,所以尽管重点写真实的母亲留给我的“乡音”,却写了很多与真实的“母亲”无关的“乡音”,因为全文是以故乡为永生的“母亲”来构思的。 答案要点:①选择乙,②说清楚重点记录哪些乡音,③这些乡音为何让作者念念不忘,④各种乡音与母亲、故乡之间的关系。
20.中国崛起离不开文化支撑。(2分) 21.【乙】 (2分)(选错不得分)
22. (共3分)答案:选A(1分),强调文化给人的精神力量(1分),和第②段所阐释“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吻合(1分)。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 明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书写(4分) 一类卷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40-34) 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二类卷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33-29) 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28-24) 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四类卷(23-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以27分为基准3分 分上下浮动,然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后加书写项的确,错别字3-4个,格式 得分。 规范。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以1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