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7 9:09: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献的含义:最早用文献二字为其著作命名的是宋末元初的史学家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文献通考》。当代含义: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即文献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

什么叫版本:版(板):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片通称为版或板。雕版印书之法通行以后,版或板的含义逐渐演变为经雕刻后供印书用的版片。本:原义为树根。引申为据以校书的书的原本(底本)。在通常情况下,本即指书。作为版本学的专有名词,版本是指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刻版、排版、装订乃至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

什么叫目录:目字的本义是眼睛。眼睛是复数,所以人们便用它来标志复数的事物。引申出条目、项目、名目等义。录原指刻木时发出的声音,引申就有记录之义。在目录学中,目指一书的篇名或群书的书名,录指叙录,即对一篇书或一部书的内容所作的提要。目录,即按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

什么叫校雠:狭义就是校勘,广义指版本、校勘、目录、典藏等

什么叫校勘:校指木夹核对校正,勘亦作刊,削除校订;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

古籍分类法:1、《七略》创始的“六分法”(辑略总序 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略 方技略 数术略)2、《七志》与《七录》的“七分法”3、“四分法”(甲乙丙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4、经(所著述的是儒家经典和后世儒生解说经书的著作,以及学习经书有关的读物如“小学”之类书籍)史(著录历史类书籍)子(所有)集(著录文学书籍) 解释版本的类别 写本:又称手写本,指成书时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是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主要版本形式 刻本(属于雕印本):指在板木上刻字刷印的图书 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 活字本(非雕印本):指用活字排印的书本 影印本:指采用照相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印本。

活字本的特征:(1)活字本有的字排得不整齐,且有倒置、卧排现象。(2)活字本边栏的四角以及上下栏线同行线的连接处多有距离,行格间距离也常不相等。(3)活字本字的大小不一致,笔画粗细不均匀。(4)活字本墨色轻重不均,行格界线时有时无。(5)活字本字与字之间笔画绝不交叉。(6)活字本无断版裂版现象。

什么叫版本的鉴定:古书版本学的核心内容是版本鉴定 就是对特定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

对版本的鉴定:一是书籍的形式,包括牌记、刻工、字体、版式、纸墨、讳字、装帧等;二是书籍的内容,包括序跋、人名、地名、官名、年代、事件等;三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该书的题记、藏印、各种图书目录对该版本的著录,以及有关该版本研究的著作和论文。 几个人对校勘的探索: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撰于陈朝)、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陈垣(1880-1971)在总结误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校勘学释例》。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讹;脱;衍;倒。

图书亡佚的原因:(1)统治阶级的暴力禁毁,是典籍文献毁损的一个重要原因。(2)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大规模社会动乱,直接销毁了难以数计的典籍文献。(3)由于保管不善,水、火、虫蛀等自然灾害,而使典籍亡残散失也不在少数。(4)由于重德轻艺的思想,笼罩了整个封建社会,凡是涉及技艺方面的书籍,人们总是不加重视,因而导致了典籍的易于散亡。(5)在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没有完备时,所有书籍全靠手写。假若某类之中,有一部删繁

存简足以概括多种内容的书籍出现,便大家都传抄此书,而抛弃其他各家了。(6)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对于词藻华艳的作品,极感兴趣;朴实说理的书籍,反为人所疏忽。(7)由于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某些编录名物的书籍,各为它的时代所局限,后人凭借它原有的材料,加以重修。重修的书盛行,而原书便废。(8)由于著书的人犯了罪,伏了法,或者身败名裂,为社会所不齿,因之对它的著述,也就由疏远而遗弃以至于散亡。(9)由于封建社会里,某些私人收藏家特别是对海内的孤本,讳莫如深,不轻易给人知道,这自然给书籍带来了灾害。

国家藏书的特点:1、各朝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从事国家藏书的管理工作。2、国家藏书一般都继承前朝国家藏书,并能采用征集、收购、组织专人抄写等方法来迅速增加藏书量3、国家藏书事业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明显。4、国家藏书的普遍缺点是难以流通,无异于帝王之私有财产,最后不免散佚。

清代的藏书理论达到新的水平,周永年的《儒藏说》。建立儒藏,最早是由明代藏书家曹学佺提出来的。 类书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类书《皇览》,魏文帝曹丕 唐代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事类集》,其中以《艺文类聚》最为著名) 宋朝官修的小说类图书《太平广记》、百科类图书 《太平御览》与反映正史的专门性类书 《册府元龟》 。明朝《永乐大典》(历史规模最大的类书) 清朝《古今图书集成》(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 丛书 是整部书整部书地排列在一起。定义 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了多种独立图书而形成的一套书。

南齐陆澄的《地理书》和梁代任昉的《地记》是真正意义上的丛书。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丛书,是宋佚名(或谓何去非辑)辑《武经七书》,最早的综合性丛书是南宋俞鼎孙、俞经兄弟所编的《儒学警悟》,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丛书编辑工作的全面展开。 《四库全书》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十三经注疏》是丛书:

《十三经注疏》性质:十三部经书,带有汉宋学者的注疏。自南宋以后开始合刻,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最为完善,影响最大。它是汉唐宋正统经学成果的汇总,至今仍是阅读、研究儒家经典的最基本书目。

文史工具书: 辞书 政书 类书 百科全书 书目 索引 年鉴 手册 表谱 图录 电子文献检索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网络检索,二是光盘检索。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hjkb02j0f9epjw24kj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