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心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4:23: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隐峰中心小学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据统计,全市因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9亿元,被国务院确定为十个极重灾区之一。

地震灾害给****教育造成巨大损失:

人员伤亡情况:灾区学生和教职工共伤亡3462人(死亡573人,受伤2889人)。其中:学生死亡560人,受伤2729人;教职工死亡13人,受伤160人。

校舍倒塌和受损情况:校舍受损40.47万平方米,其中倒塌14.74万平方米,形成危房25.73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受损情况:损失教学仪器设备0.18亿元,图书39.8万册。

****隐峰中心小学在这次地震中也未能幸免。在5.12震灾中,隐峰中心学校财产损失巨大,教学设备设施毁损严重。学校不同程度受伤19人(学生11人,教师8人);学校所有校舍建筑全部受损,受损面积近15000平方米。

严重的受灾状况使得当地灾后重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正如国务院《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的一样,“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不仅是每一个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优先选择,也是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隐峰中心小学受灾前有小学生991人(杨家庙小学并入124人)、初中生887人,主要招收什隐峰镇及周边乡镇学生,是教育公共服务单位,其又好又快的开展灾后重建对于提高当地居民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恢复人们

5

****隐峰中心小学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日常的生产生活状态均将起到显著作用,也为地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隐峰中心小学办学历史较久,在本地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及社会发展中有着一定地位。5.12地震给****隐峰中心小学带来极大破坏,使学校的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通过项目建设,恢复学校的教学设施,学校能有序的开展工作,组织对学生正常教学,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等。根据《****教育重建规划》规划,****实际需重建学校项目数为67个,其中高中2所,初中9所,小学28所(城市小学4所,农村中心小学9所,农村点校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幼儿园1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进修校1所。重建学校中原址重建学校22所,换址重建45所。需新建校舍49.4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10万平方米,全市重建学校总占地2200余亩,需新增土地1500余亩。重建总投资16.2亿元,其中基建投资15亿元,购臵教学设备1.2亿元,详见附图《****5.12灾后恢复重建分布图》。****隐峰中心小学列为灾后恢复重建农村中心小学9所之一。 2.2.2 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能力的需要

创办各类中小学校是什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什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学校硬件虽有一些发展,但投入不

6

****隐峰中心小学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足,有限的设备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基础教育是近一段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和发展基础教育需要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快速增长的在校生人数与相对滞后的硬件设施规模发生矛盾,多项指标不能达到国家要求基础学校的办学标准,硬件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项目的建设,对改善什邡义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创造一流的办学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3 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基础教育建设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基础。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保障灾区群众受教育权利,解决和改善灾区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灾区人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及早恢复生产生活,保持灾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7

****隐峰中心小学建设工程项目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3.1 需求分析 3.1.1 行业发展现状

3.1.1.1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1、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办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国家理应承担教育投入的大头。一般来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大小,既可以反映政府对教育的“努力程度”,又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徘徊在2%-3%之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政府在教育投资上大力倾斜于高等教育,这使基础教育的资金更加短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格局是:地方负担为主,中央和省级只提供少量的补助。大多县乡政府财力原本就较为薄弱,却负担着绝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这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了我国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一般来说,城市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

8

中心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htah8lte69ersa9pruq6ksx797jp100wnc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