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5)、超高层: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5、按照建筑重要性分:
特级、甲级、乙级、丙级、丁级 6、按照耐久年限分:
耐久年限:指的是建筑物从建成交付使用到最后破坏所经历的年限。
(1)、一级:100年以上 (2)、二级:50~100年 (3)、三级:25~50年 (4)、四级:15年以下
7、按照耐火等级分类:
(1)、耐火极限: 火灾发生后,结构或构件背面温度达到220oC;产生裂缝;失掉承载力。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最短时间叫耐火极限。
(2)、材料按照耐火性能分类:燃烧体、难燃烧体、非燃烧体。
(3)、按照耐火极限、材料燃烧性能将建筑物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耐火等级。 8、按照规模和数量:
(1)、大型性建筑:规模较大、数量单一、耗资较大的建筑物。如:体育馆等,主要指公共建筑较多。
(2)、大量性建筑:规模较小、数量多的建筑物。如:住宅等,主要指居住建筑较多。
三、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 外力的影响 2、 自然气候的影响
33
3、 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四、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作用。
34
1、 基础:埋在地下,承受并传递建筑物荷载的扩大构件。(地基除外) 2、 散水:位于建筑物底层墙体外围地面的构件(台阶除外)。
作用:①防止落水冲刷地面。
②保护墙下或者柱下地基与基础。
3、 勒脚:位于建筑物底层外围墙体,常与窗台平齐。
作用:①防止落水冲刷墙面。
②防止机械碰撞(人体活动范围)。
4、 防潮层:位于室内地坪以下一皮砖(60)或室外地坪以上150。作用:防止潮气上升,使墙体受潮。
5、 门窗:
门:使室内室外、房间与房间之间既联系又分隔的构件。 窗:通风、采光。
6、 过梁:位于门窗洞口上方,承受部分砌体荷载,并且传递给两侧的砌体。 7、 圈梁:位于基础顶面、楼层附近、屋顶。
作用:①加强整体刚度。
②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墙体开裂。 ③有利于抗震。
8、 楼层:分隔竖向空间,加强整体刚度。 9、 墙体:承重、围护、分隔。
10、 屋面:承重、围护、保温、隔热。 11、 女儿墙:装饰、辅助排水。 12、 楼梯:联系上下层垂直交通。
35
2-2、地基、基础、地下室 一、地基
1、 定义:基础之下,承受基础传来荷载并产生应力、应变的土层。 2、 分类:
天然地基:土层坚硬,不需人工改良加固的地基。(岩石、碎石、砂土、粉土、粘
土)。
人工地基:土层软弱,需人工改良加固的地基。 3、 人工地基的分类: ①压实法 ②换土法 ③桩 基
端承桩:软弱土层浅,通过桩尖承力的桩。
摩擦桩:软弱土层较深,通过桩身与土层摩擦力来传力的桩。
4、 地耐力(地基容许承载力):单位面积地基土的最大承载能力。单位N/M2;二、 基础
(一)、基础分类:
1、按照材料分:灰土基础、石基础、砖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2、按照构造特点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联合基础、箱形基础 3、按照材料受力性能分:
刚性基础: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
柔性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 (二)、基础构造:
1、刚性基础:高宽比或者宽高比限制,具体查阅《结构手册》。 2、柔性基础:
①材料:混凝土C15以上,钢筋D≥8,间距不超过200mm
36
2 KN/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