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姑苏城外寒山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3:50: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茗山书“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碑;书法界代表如朴初之“寒山寺碑廊”碑、启功之《枫桥夜泊》诗碑、催护自题诗碑等。

除此之外,山门内还有雍正皇帝御制《寒山子诗序》碑、性空长老书《枫桥夜泊》大诗碑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普明宝塔东西南北四门所悬之木匾,皆为赵朴初、谢孝思、费新我、沈鹏等著作书法家所题。

总之,寺院处处可见之碑刻,丰富了古寺之文化底蕴,记载了古寺之兴衰历史,传播了人间之真情,使后来者知其梗概,以效法前人之精神,传灯续焰,弘扬佛法。

这些断石残碑,道是无情却有情,她记载、传述、倾吐了千古不变之真谛,发挥了参赞化育之功能,体现了历史的演变与陈迹,留下后人的深省与寻思。湛然大师倡导“无情有佛性”之说,古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我想寒山古寺之断石残碑已证实了这些。 八、书院

寒山书院,是在2003年秋季正式挂牌开学的,是经由江苏省宗教局、省佛教协会的批准,在苏州市宗教局及市佛协的领导下,由寒山寺自办的一所教内汉语系男众佛学院校。

学制二年,主要开设佛学与文化二科,为使佛学与社会科学文化相融合,以彼此起到互相资补的作用。毕竟佛学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的,若离开世间法而觅出世之佛法,亦无有是处。所以,这样开设课程,无非为使学僧以社会科学文化知识而更好地阐述、宣扬佛法,以利人天。 在佛学方面的课程有:佛学概论、印中佛教史、丛林知识、二课合解、佛典选读、宗派研究、戒律、现代佛教专题研究等。

社会文化课程有:法律法规、古代汉语、阅读与写作、中国通史、中国书画、英语、计算机等。 书院虽然刚起步,在师资、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尚未十分完善,但书院是培养佛教栋梁之材的摇篮,是寺院的精神与灵魂的所在处,不可轻忽。在书院里,可以看到佛教未必的新曙光,但愿越办越好,蒸蒸日上,更祝书院诸学子成贤作大师。

九、古寺风貌与寒山胜景

寒山寺,乃天监遗迹,江南古刹。以山门照壁、天王殿、大雄殿、寒拾殿、普明塔等高大建筑为中心轴,逐渐向两边拓建延伸的,两边建旁殿为陪衬,并以长廊回环相连。从感观上说,保持了传统丛林特有的对峙建筑古风,雄伟壮观;从美观上说,包含着江南水乡的园林建筑格调,富有地方风味。殿前院,有观音殿与罗汉堂相对坐落两旁。寒拾殿中院,有大钟楼与闻钟亭相配。此前、后院,有长廊连接,迂回曲折,彼此相通。

此中建筑,皆为明、清风格,甚有园林韵致。但又显示了古丛林之风范,山门、大殿、藏经楼(即寒拾殿上阁)保持在一中轴线上。其整体建筑之山向坐东朝西,门临古运河,为坤山艮向。这种面河背市之地理位置,十分扼要,为古今南北客必经之地,可以想见当时此地之繁华景象。 普明塔院的建筑,则更是另外一番景象,全是仿唐之古建筑,其山向改为坐北朝南,为巽山乾向。法堂正坐落于八卦乾字口,宝塔则屹立于前,塔院门前则配建双层高拱楼,遥遥对峙,犹如两坐小城堡。红日高堂,宝塔巍巍,拱楼耸峙,碧池绿树,断石残碑,回廊拥抱,白云蓝天,风吹铎响,人来鸟往。其意境与归趣,自有不可思议之妙哉!

最东边之方丈楼,门朝东开,面临苏州古城,为双层高大建筑。处处假山石峰,妙趣天然。遍地铁钟,供人欣赏。实为古寺之一隅幽静处,令人坐而忘返。

之所以将古寺之建筑分三段来说,其原因是各有别致,特别山向坐落不同。此三处之不同风貌,便为寒山古寺之建筑风貌。

关于寒山之胜景,处处皆是,信手拈来,俱可成诗入画。余住寒山四年来,便将古寺之胜景归纳为:“古河夕阳”、“枫桥夜泊”、“山门照壁”、“枫江幽楼”、“霜钟雅阁、“曲径通幽”、“宝殿庄严”、“千古诗韵”、“夜半钟声”、“石鼋佛碑”、“方丈书斋”、“听钟顽石”、“钟房碑亭”、“群贤碑林”、“空堂塔影”、“碧池月色”、“观音峰石”等。

十、僧人精神

余来寒山寺四年,通过细心的观察,觉得有五点佛教之精神值得提倡与发扬。如演林老和尚的上殿精神、性空长老的抄经精神、秋爽大和尚写字精神、昌意法师的密行精神等。

记得刚来寒山之时,演林老和尚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但他依旧每天坚持早晚上殿、过堂,时时不辍。在如是四年里,天天如此,除非身体不佳之时才不参加。不幸的是,他老人家已于春节前夕西逝了,但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依旧留在常住每个人的心中。

退居的性空长老,身体欠佳,但他每天早、晚坚持拄杖散步、礼佛、扣钟。其余时间,则在房间抄写经典,一笔一画,虔诚书写。抄完《金刚经》、《药师经》后,又抄《妙法莲华经》,继而又抄《楞严经》。数十年如一日,终日不废。书写、流通如来之经卷,其功德岂可思议哉! 现任方丈之秋爽法师,在接待余闲之时,亦是泼墨挥毫不辍,以自己精湛之书法写字送人结缘。方丈书斋中,横七竖八,满目尽是和尚亲笔所书之墨宝字画。所书尽是佛言祖语,故和尚所书之字画亦是佛法。这种权巧方便之弘法举措亦属罕见,这种终日挥毫之精神与毅力亦值得提倡与发扬。 默默无闻,不求名闻利养的昌意法师,他与我是同坛戒兄弟。师自出家以来,严持过午不食戒,深研佛典。不喜与世人往来,独自深居。自从甘肃移锡至苏州寒山寺后,五年来从未回家探望父母

过,一心念佛、读经、闭门潜修。每月之衣单钱,不是布施结缘做功德,就是敬请如来法宝。与世无争,随意自在。他的这钟秘密潜修之行经,实在是令人景仰不已也。

天下名蓝皆有其各自的特色,我本人觉得寒山寺的特色无非是:钟声、诗韵、塔影、碑刻、书院五类布局。古寺以她独有之特色赢得了世人的瞩目,这已达成千百年来人们的共识。今写此文,仅作余挂塔贵寺之纪念与感恩。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搜索更多关于: 姑苏城外寒山寺 的文档
姑苏城外寒山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hwj98o9wi6o2vt5ky7n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