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乡走出“核桃+重楼”
产业致富路
今年以来,泸州县泸州乡将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到产业进展、扶贫开发、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等具体工作中开展,围绕构建大生物产业格局、产业转型升级、农人致富增收目标,整合伙源优势,探索进展林下滇重楼生物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人增收、农村繁荣的产业进展致富路。
一、工作开展情形
泸州乡地处泸州县城西南部,境内最低海拔1398米,最高海拔2905米,属中亚热带温凉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1506毫米,丛林覆盖率达%,现有泡核桃面积万亩。境内所处海拔情形、气候特点和丰硕的林业资源,为进展滇重楼产业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泸州乡党委政府综合分析乡情民情、资源条件和市场行情,决定进展滇重楼产业。从2013年起,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乡、村、组干部和各村产业进展带头人到武定县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基地、楚雄禄丰县、怒江州兰坪县等地域进行育苗培训。2013年底完成滇重楼示范园区标准遮阳网种植大棚建设及育苗、种源种植7500多平方米;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初调供滇重楼块根种源1840千克(种植25亩万株)。
目前,泸州乡已建成滇重楼示范园区1个,占地面积28亩,建成遮阳网大棚7500平方米(滇重楼块根种源基地6300多平方米,育苗基地1200平方米)。辐射带动琼英村、平掌村2个村89户农户种植滇重楼万株(琼英村13万株涉及农户30户,平掌村万株涉及农户59户)。
二、经济效益分析
种植本钱核算:种植重楼苗龄为3年龄,以每
株3元计,需投入种苗款18000元;种植时投入人工8个,管理5年后收获,以每一年投入管理工10个,需投工50个,共计投入人工工资5800元;其他需投入农家肥、消毒药品800元。林下模式栽培不需投入遮阳网等费用,共计每亩投入资金24600元。
种植5年收获效益:三年龄滇重楼苗种植2年后,能够每一年收集种子一次,以每株每一年最低能够收集种子10粒计,每亩6000株滇重楼每一年能够收集种子60000粒,收获成品前3年能够收集种子180000粒,以每千克种子5000粒计,可采种子36千克,以每千克种子当前最低价钱2000元每千克计可得收入72000元;种植5年后收获,以每株块根重100克计,可收获鲜品成品600千克,以当前鲜品最低价钱200元每千克计,可得收入120000元;两项共计收入192000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