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6:17: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景瑞红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juān()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yuān()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jīng()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性的创意。

2. 给加点的字注音

奇幻()骸()骨 潜()行裹藏()葱()茏()

幽雅()点缀() 绫纱() 冰雹() 圆弧() 弥漫() 晕圈()峰峦() 躯壳()猛犸() 3.文学常识填空 (1)《化石吟》是一首赞颂的抒情诗,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象,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富有感情地赞美了。 (2)《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和的关系;和的关系。 (4)《绿色蝈蝈》是一篇科学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体裁)。作者是国著名家。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中介绍,介绍了它的、。 (5)《山市》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字留仙,别号________。 4.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1)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改正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

(1)最早登路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2)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幼的神话。()

6.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之衔接连贯。 人生如同山中的树,生于南坡,阳光充足,,可谓顺境;生于,,

土壤贫瘠,可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生活态度。

7.自古以来,月亮是诗人吟咏的对象,诗人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请搜集几句有关月亮的诗句。(不少于两句)并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把你心中的月亮描绘出来。

二、阅读《化石吟》,回答8-13题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区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蜜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8.请你把第五、六两节漏缺的句子补在横线上。 9.第三节划分的节拍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②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③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④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10.把第四节中的错别字标出并改正。()()

11.化石所重现地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12.为什么说“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13.“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28题 (一)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4.“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两个词的顺序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15.找出概括这段文字中心意思的句子,并说明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16.“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段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18.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二)

①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③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降临了。

④夏天,雷雨来到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哗啦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9.文段①同②、③、④段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20.文段②中“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一句,“往往”“常常”能否删除?说说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21.文段②分别从云的、、等三个方面来说明了云的特征。22.文段①②③说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23.第二段文字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起作用是什么?

24.文段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云?各自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三)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再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25.这段文字为我们介绍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云彩,它们依次是、、、。 26.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晕与华的区别,主要在光环的大小以及云彩颜色的排列上。 B.根据虹、霞来推测天气变化,主要是看它们出现的时间。

C.文中的谚语揭示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D.文中用“推测”而不用“断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16t1ivcd8uhsn07rs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