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魂》 阅读理解(答案)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观赏黄河壶口瀑布的记叙文。课文首先写参观前心中的疑虑——担心壶口瀑布名不符实,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壮观。接着,描写参观时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响。作者是分三层描写的:第一层,描写黄河水流奔向瀑布时的样子;第二层,描写河水跌进壶口时的样子;第三层,描写河水在深渊中翻滚的形象。作者把河水比作?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说它们奔向瀑布时是?昂首摔尾?,来到壶口处是?前呼后拥?,跌进深渊里变作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这些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黄河水流经过瀑布时的奔腾湍急的样子,又表达了作者对黄河伟大气魄的赞美。最后,作者抒发了观赏瀑布后的感受。先用一个自然段写?我?对壶口瀑布的观感,?震撼??折服??感染??激动?这四个分句集中地概括了壶口瀑布的特点和观赏后的心情。接着用一个自然段赞美壶口瀑布是黄河的?灵魂精魄?,表达了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营养的愿望。
全文中成语很多,语句优美、含蓄,不易理解。 编者选入此文的目的,一方面是训练阅读能力,积累词汇;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黄河,热爱黄河。
课文中的插图是一幅照片,展示了壶口瀑布的雄姿。
二、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段落。 3.边读边想象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建议
1.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资料。教师准备壶口瀑布录像片或大幅图片。
2.教学开始时,应展示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可先让学生述说有关壶口瀑布的资料,展示他们搜集的图片。然后,放映有关壶口瀑布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瀑布所在的地点,它的宽度、落差等,让学生对它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3.这篇课文词语丰富,表现力很强,适宜在反复朗读中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教学时,应以学生自主朗读为主,边读边想象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其中蕴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检查阅读效果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老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和感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给予适当点拨;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以?黄河魂?为题的好处。应让学生大体领悟到,黄河魂就是中华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壶口瀑布动人心魄的力量,一
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就是黄河魂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写壶口瀑布以?黄河魂?为题,有画龙点睛之妙,并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民族精神。 4.以下几个句子应给予适当的指点。
(1)?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摔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霎那,争个你低我高。?应让学生联系插图,想象黄河水从上游流向壶口瀑布时的样子。黄河流经壶口这一带时,河面突然变得十分狭窄,造成水流拥挤;又由于落差增大,水势湍急,便形成了?翻滚??缠绕??拥挤??厮咬?的样子;加上河床不平,水流便时而腾空而起,时而俯冲向下。所以,作者用?百米冲刺一般?比喻水流争先恐后冲向瀑布的样子。
(2)?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下深渊……?应让学生联系录像片或图片,想象河水跌进深渊时的景象。?震天动地?形容河水跌进深渊中发出的声音大得惊人。?千万条巨龙?形容千万股水流,?齐刷刷地跌下深渊?形容无数吨河水一下子跌进深渊,那景象、那声音足以使人心惊肉跳了。
(3)?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声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应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河水跌入深渊后上下翻滚的颜色、声音和样子,体会壶口瀑布下面深渊的情形。由于上文把水流比喻作千万条黄鳞巨龙,因此,作者将跌入深渊四处飞溅的河水比作断鳞残甲,把它们飞溅起来的泡沫、水汽比作腥风血雨。作者说它们?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表现出瀑布的水势很大、很猛,跌进深渊后激起的浪花飞到半空中,久久不散。这些描写,使人进一步感受到了瀑布的气势。
(4)?目睹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那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为他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为他那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所感染,为他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所激动……?此句意思抽象,而且,四个分句的内容大同小异。学习时,可让学生先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四个词语,然后启发他们说一说作者因为什么感到?震撼??折服?,被什么?感染??激动?。 (5)?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此句意思深奥。教师可简介黄河的特点和它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联系这两点谈一谈作者在观赏壶口瀑布后的感受。认识不必统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