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N xOz平面内: FV2?Fr2?86.25?Fr1?(212.5?86.25)?Fa2d1?Fa1d286.25?212.5?83.75FV1?4519?1399?FV2?3806N xOy平面内: FH2?Ft2?86.25?Ft1?(212.5?86.25)86.25?212.5?83.75??195N FH1?12033?3724?FH2?8504N 所以Fr1?Fr2?FH1?FV1?9317N FH2?FV2?2121N 2222 ??558N, 2Y Fr2查得轴承30310的Y值为1.9,故Fd1?Fr12Y?2452N,Fd2第 16 页 共 31 页
故Fd2?3060?947?2671?Fd1,所以左侧轴承被“压紧”,所以有: Fa1=2671N Fa2=558N 5.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由前面的受力分析可知该轴上的最大弯矩在B截面,其中 M=883444N·mm,T=645580N·mm,Fa=2671 N,W=0.1d3=0.1×56=17561.6mm 33所以??MW?Fa?4?51.39MPa,??2T2W?18.38MPa, ?ca??[??1]轴安全 d45钢(调质)的许用应力为[??1]?60MPa,又由于轴受扭转应力为脉动的,所以??0.6。 ?ca??2?4(?T)2?55.9MPa?[?] ?1因此轴安全。 B. I轴: 1. 已知数据: P1=10.56kW,n1=485r/min,T1=207.93N?m,d1=107.3mm。 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Ft?2T1d1?2?207.93?10107.3tanαcosβn3?3876N Fr?Ft?1456N Fa?Fttan??986N 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取A0为115) d1min?A03P1n1?115?3207.93485?32.1mm 4. 轴的结构设计 1) 确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第 17 页 共 31 页
2) 根据周向和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 a) 由于轴最左端要与大带轮相连,考虑到大带轮的基准直径该段轴直径必须与其相配,故I-II段轴直径选为38mm。 dd2?250mm,b)考虑到大带轮的轴向定位可靠,其右端应制出一定位轴肩,定位轴肩高度应达3.5mm,所以II-III段直径选为45mm。 c)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为轴承要同时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且寿 命要求较高,故选用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此轴的最小 直径38mm,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择中窄系列的圆锥滚子轴承 30310,其内径为50mm,外径为110mm,T=29.25mm,B=27mm。故 III-IV段轴直径定为50mm。 d)根据轴承手册查得轴承定位轴肩高度应为5mm,故IV-V段轴直径定为60mm。 e) VI-VII段轴要安装齿轮,考虑到轴肩要有2mm的圆角,经标准化,该段直径定为55mm。 f) 为了齿轮轴向定位可靠,定位轴肩高度应达5mm,所以V-VI段直径选 为65mm。 g)VII-VIII段轴要安装轴承,直径定为50mm。 3) 轴上零件的定位: a) VII-VIII段轴安装轴承,轴承内圈宽27mm,根据结构选择套筒长度为 22.5mm,且VI-VII段轴应比相应的齿轮轮毂段3mm,故该段长度定为 27+22.5+3=52.5mm。 b)VI-VII段上安装齿轮,前面已经取定轴比齿轮轮毂短3mm,而小齿轮 宽度为115mm,故此段轴长度为112mm。 c) V-VI段为轴环,主要用于定位小齿轮,根据经验公式长度取为8mm。 d)IV-V段左侧为一定位轴肩,用于定位轴承,根据经验及结构,该段长 度取为12mm。 e) III-IV用于安装轴承,而轴承内圈宽度27mm,故该段长度为27mm。 f) 最左端与大带轮相连,根据大带轮的结构设计确定大带轮的宽度为 137mm,由此选择大带轮的轮毂长度为75mm,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 在轮毂上而不压在轴的断面上,故轴的最右端长度应略小一些,取为70mm。 g)根据减速器和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轴承端盖总宽度取为30mm。而考第 18 页 共 31 页
虑到轴承盖的装拆,轴承盖外端应与大带轮的左端面有27.5mm的间距,从而VI-VII段轴的长度为27.5+32.5+2.25+30=92.25mm。 4)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照表15-2,取各倒角为1.6?45?,各圆角半径为1.6mm。 5.求轴上的载荷 xOz平面内: 第 19 页 共 3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