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7 22:24: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听老师大声读

国内外诸多实践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开始最初的心灵阅读,构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其实在视听媒体已经普及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仍然酷爱听故事。听故事几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享受和心灵慰藉。用耳朵倾听故事给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他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始终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所以最吸引他们。听老师大声读往往用在识字不多的一二年级学生身上,要想让学生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书源问题。目前大部分的家庭藏书还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为孩子购书更加困难。大声读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孩子读书难的问题。其次小学生还不具备挑选图书的能力,老师帮助孩子们挑选适宜的图书,防止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保证读书的质量。由于教师读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再加上老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朗读,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会觉得一本好书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读书是这么有趣的事,渐渐地他们会觉得只听老师读是不过瘾的,自己得找本书读。 二、给孩子最好的书

所谓最好的书是指在特定的成长阶段最适宜阅读的优秀读物。读书也是要讲究“营养”的。我们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书引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来。一个人童年没有读到适宜的读物,是很遗憾的。从小面对零乱荒芜的杂草、面对臭烘烘的垃圾堆和孩子们从小目睹美丽的鲜花、目睹碧绿的草地是一样的吗?它们在孩子们心灵中引起的感受一个是蛮荒的,一个是美丽温柔的。好书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对于孩子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书呢?著名儿

童作家梅子说:“有一个事实我们应当知道,在一些儿童文学发达的国家的地区走进书店的儿童图书区,扑面而来的一定是大量的绘本。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对于培养阅读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绘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适合孩子的图书,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三、给孩子专门的阅读时间

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语文课不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吗?不错,语文课确实是很好的阅读时间,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因此它不能排除语文老师手舞足蹈的表演、锦心绣口的展示,更何况语文老师还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果我们期望语文老师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自由阅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应该由学校统一调配。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在排课的时候,每周排一节阅读课。而这节阅读课,就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堂。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时间阅读自己喜欢阅 读的书籍。 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之说,今日强调校风校纪,成语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谚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赵多壮士“,所要表明的无非也是这个意思。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我们要给孩子可以选择的图书,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借阅,当孩子们看到满目的图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孩子们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是不确

定的,模糊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果图书室的开放不方便可以组织学生组建自己的班级图书角。每人配备二本或二本以上的课外书籍,编写好号码,归置于班级图书角实行专人管理。这样让学生捧出二本书,全班就拥有一百多本书。同时这项举措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的班风。 五、擅讲故事,巧设悬念,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悬念能产生期待、产生向往。设置阅读悬念就是让学生产生对读物的期待与向往,就是对读物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结局的关注,对故事人物命运的关切,从而产生对读物的强烈阅读愿望和期盼,这种愿望、期望正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生长点,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较为有效的策略。设置悬念既要巧又要妙,首先是教师的嘴巧,教师要能讲故事、会讲故事,善于利用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特征,配上不同的语调;善于利用体态语言来表演作品的有关情节;善于利用章回小说的“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技法。其次是作品要妙,要能把学生吸引到作品中来,关心着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关心着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以教师一是要精心挑选作品。作品尽量达到情节生动有趣,能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要。二是教师要懂得一点讲故事的技法,不能手捧读物照本宣读,一个生动的故事被你讲得干巴巴的,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三是不能突如其来“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又戛然而止,来得突然,去得突然,露出了马脚,被学生看出了“又要我们读课外书了”的用意。要顺着儿童的兴奋点把学生吸引过来,吸引到读书中来。

六、在课堂教学中拓展课外知识,培养阅读兴趣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所涉及的时代背景、

风俗、民情等,以激发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例如,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介绍读他的《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如学习了《惊弓之鸟》后,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多用成语故事》;学习了《蝙蝠和雷达》一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其他动物耳朵、眼睛的功能,学生通过阅读《动物趣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可以知道其他动物器官的特点。如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教师再讲述一两个类似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去读读《三国演义》。这样逐渐引导他们走进书的海洋,走向广阔的阅读天地。 七、创设班级阅读氛围,提供必要阅读条件

从众心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为班级阅读氛围的假冒设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你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大家都喜欢上了看书,这就是氛围。我们要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让班级形成读课外书的氛围。要养成这种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我们班,我就找准了王焕琪这只领头羊,由于她各方面都很优秀,在同学中又比较高的威望,更可喜的是她是一个小书迷,我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有意无意地问她:最近读了哪些书?对学习有哪些帮助?我发现好多同学此时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引起了阅读的欲望。

阅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充裕的时间、优雅而又安静的环境、爱不释手的读物都是阅读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从时间、空间、读物、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在时间上,要尽可能多留一点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在空间上,班级的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下课十分钟,学生也可以信手拿本书来看。

八、培养学生从书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读有所得,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我发现很多学生读书的时,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

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为此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做摘录批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的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从报刊杂志中,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九、搭起表演阅读成果舞台

好胜心理强是小学生的又一个心理特点。我们要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搭起一个表演学习成果的舞台,形成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机制。我们可以利用班队课这个台,一是组织开展学生讲故事活动,比一比评一评谁讲的故事动听,谁赢得“故事大王“的称号。二是开展阅读知识竞赛,比一比谁的知识面宽,谁读得书多,谁赢得“小博士”的称号等 。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很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实实在在地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指导,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搜索更多关于: 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的文档
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8ne4c4hx1qw0b8dn7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