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校环境,营造书香校园 传承国学经典,彰显人文魅力
——阿荣旗第四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非常感谢旗教育局领导多年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阿荣旗第四中学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阿伦河畔,是阿荣这座边陲小城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77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58人,教职工137名。学校校风纯朴,学风浓厚,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学生德育屡创佳绩,学校先后被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标兵)、呼伦贝尔市首批艺术教育示范校,阿荣旗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阿荣旗行风评议免评单位。2011年在“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中,被评为国家级普法先进单位。学校各方面成绩的取得,有赖于科学规范的管理,更有赖于校园文化的营造。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优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对师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2011年是全旗“校园文化建设年”。根据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和阿荣旗教育局的部署要求,我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全校师生上午共同努力,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我把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如下: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校园文化建
1
设的理念。基本思路是: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整合校园时代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校园师生生活内涵,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自力更生 美化校园环境
我校历来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规划出近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本着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我们的建设目标是:高品位,有特色,全方位硬化、净化、美化。文化色彩浓厚,景观奇丽优美,打造精品校园,创建岭南名校。 (一)引进“百棵大树”美化校园
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办学品味、增强环境育人实效的实际出发,按照“春有花、夏有草、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标,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分期、分批、分区域地栽植各种花草树木,努力建设花园式学校,让四中校园绿起来、亮起来,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让四中校园成为阿荣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建风雨车棚不忘育人功能
2010年7月25日,校安工程开始启动至今,阿荣旗第四中学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房加固,师生安全有了保障。但1000余人的交通工具一直以来都是露天停放,管理很不方便。遇到风雨天,师生的车座上满是泥水。筹建风雨车棚已是几年的想法,但一直由于资金短缺而没有付诸实现。2011年4月,
2
张庆波校长多方筹措资金,终于敲定此项工程。在参与施工方案设计时,张校长想到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利用这百米车棚做文化宣传长廊,既可以节省资金,又解决了宣传橱窗短缺问题。在长廊文化建设中,张校长把“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延伸到百米车棚,利用这一空间进一步提升巩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景点都能育人。
6月6日,投资15万元精心筹划修建完工的百米风雨车棚投入使用,师生们从此告别了用塑料袋套车座的历史。如今走进四中的校园,给人一种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感觉;校园内到处散发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给全体师生带来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愉悦。向东一望,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分类分班整齐排列,天蓝色的彩钢瓦,青黑色的钢铁合金柱,在绿树的掩映下,朴素大方又不失灵秀之美,形成阿荣旗第四中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车棚内,正面由北向南分别是《弟子规》《二十四孝图》,精美的图案,配着精炼的解释;中间是胡锦涛总书记的照片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论述》;背面是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黄舸、金晶、武斌、方永刚等图片、事迹及颁奖辞,真可谓图文并茂。各级领导视察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四中真正体现了校园无处不德育”。各兄弟学校纷纷参观效仿,一时掀起了传承经典文化的新浪潮。
(三)用“经典文化”精心设计教学楼与实验楼
我校教学楼内的文化设计,是以国学经典《论语》《孟子》《弟子规》为内容的,彰显了传承文明,弘扬传统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并通过主题展板、吊牌、名言警句图板、学生作品营造了立体式的育人环境。在同一主题下,每个楼层的设计又内容各异、各具特色。主要精选《论语》中的“礼义廉耻”、《孟子》的“仁义”以及《弟子规》等经典语录。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涓涓细流,渗入学生心田。帮助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构建
3
自己的道德体系,形成优秀的品格。“华夏文明”,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实验楼是我校的各科实验室和语音室,所以楼内的文化都是配合楼层教室的功能而设计的,学生在教室外也能学到相关的知识,并且突显教室的功能性。楼内主体色调以蓝绿为主,蓝色代表沉稳的特性,强调科技、严谨。绿色传达着清爽、希望、理想,它生机勃勃象征着成长的希望。主要内容包括中外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的生平和伟大成就。在各个教室外面的走廊墙壁上我们还配有学生作品展区,展示了我校部分学生的作品:主要有素描、摄影、水彩画书法、手抄报等。既增添了学习环境的艺术氛围,又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对学生又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注入文化色彩,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因此,我校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上,努力做到追求品味,着眼实用,突出特色,从实际着手,从高处立意,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职工的敬业精神。 (一)“红色歌曲进校园”
唱“红色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这其中的歌曲有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领袖、歌唱军民鱼水情、歌唱家乡的,旋律深情、激昂,充满了自豪感和幸福感,歌曲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久违的一种精神。 (二)“文明礼仪进校园”
在“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中,阿荣旗第四中学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每周周一朗读、释义,周三周五熟读成诵。在读《弟子规》这部书时,师生共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