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杨志川
(晋江平山中学 班级:高一 5
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农业的区位因素,能够举例说明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
2. 通过地屮海农业发展案例学习,能够懂得分析区位条件的变化对农业选择的影响。 3. 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 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清楚区位条件涵盖的方面,领会区位条件会对农业产生影响, 但如何影响农业的选择尚不清晰,仍停留于传统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教材分成两部分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农业地域的形成,并用两个案例来进行说 明、验证,而木节课标对学仝的要求也仅限于进行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即领会区位条件 及变化对农业选择的影响。
三、 教学构思:
1、 调整课本的教学顺序将区位条件的变化放到最后讲解,并用珠三角的混合农业案 例
来替代澳人利亚混合农业的案例,使学生对地理背景的分析更加容易入手。
2、 教学模式的改变,人胆对教材进行删增,并H?以学生的学习分析为屮心,做到
“ 弓I、导、思、纟H、结”为基本思路,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牛学习,以案例教学 法来代替纯粹的教学,「h珠三角案例帮助学牛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地中海农业发 展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区位条件的变化対农业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难点: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对农业选择的影响
五、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展示图片、问题)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 为什么?
不同的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不同,则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古代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的 影响,如气候、地形、水源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如西北由于降水缺少形成畜牧业。这节课 就來研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索有哪些
区位的概念:(1)位置(2)与环境的关系。
新课内容:
1、 农业的区位因素
阅读图3.3说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哪些属于自然因素,哪些属于社会因素,还 有什么因索影响也很重要?
展示:不同的农业其主导的区位因素
学生思考、判别,领会农业的各区位因素对农业选择的影响
做课木43页活动题:1、气候对水稻种植的影响2、地形对立体农业的影响。 展示案例1: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视频与补充材料 捉问: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问题。
(1)
历史上,珠江三角
洲形成“基塘”农业得益于什么区位条件? (2)近年來,珠江三 也洲农业生产还冇什么有利的区位条件? (3)与单一的水稻种植相比,这种混合农业冇 什么优势?(4)近年來,珠三角农业发生什么变化,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进行指导性的纠正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提升了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
2、 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阅读案例2: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
思考:环地屮海地区的哪些区位条件发牛改变?及对农业的影响如何?
(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找出环地中海的农业区位条件发牛 ?改变并且理解其带來农业的
变化,从而总结出农业的区位条件具有发展变化)
小结:农业区位因素发生的变化
3、巩固练习:
(1) 、天津市汉汕区近年來出现了大面积的衙萄园,而在儿年前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2) 、汉沽区葡萄园要想获得更好效益,除优质的葡萄、广大的消费市场外,还耍依靠什么? (3) 、天然橡胶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过去只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冇少虽种植。近年来天然
橡胶可以生长在32°N的浙江省北部地区,难道32°N也变成热带了吗?肯定不是,这种现 象是什么原因?
11六:作业布: 1 导与练部分题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