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整理
呼吸系统
第三章 慢性支气管炎与COPD
可1、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①、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②、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2年
③、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可2、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根据咳嗽,咳痰,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不可3、COPD
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 呈进行性发展
不可4、可以导致持续气流受限的疾病有哪些
①、支扩 ②、肺结核纤维化病变 ③、严重的间质性肺疾病 ④、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⑤、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⑥、哮喘
不可5、证明气流受限的金指标为
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EFV1/FVC<0.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可6、COPD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炎症机制
尚可7、COPD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 症状: 慢性咳嗽(晨间明显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标志性症状
喘息和胸闷
体征: 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呼吸浅快
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
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期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罗音和干性啰音
不可8、COPD的诊断
①、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
②、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短等,及体征 ③、肺功能检查
④、排除可以引起类似症状和肺功能改变的其他疾病(见4题
可9、COPD的肺功能分级 P24
不可10、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估计及其主要治疗药物 P25
不可11、COPD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慢性呼吸衰竭: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②、自发性气胸:多因肺大疱破裂导致 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尚可12、COPD的稳定期及急性期治疗 稳定期
①、劝导患者戒烟,脱离不良环境
②、支气管扩张剂:长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茶碱类药 ③、糖皮质激素 ④、祛痰药
⑤、长期家庭氧疗
急性期: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比平时严重,咳黄痰)
或者是需要改变基础的常规用药 ①、确定加重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 ②、支气管扩张剂:同稳定期 ③、糖皮质激素 ④、祛痰剂
⑤、低流量吸氧
⑥、抗生素: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应加用
尚可13、COPD氧疗的指征、方法、目的
目的:使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60mmHg和使SaO2升至90%以上,提高慢阻肺并发呼吸 衰竭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指征: ①、PaO2≤55mmHg,或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
②、PaO2 55~60mm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所致水肿或红细胞增 多症
方法: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0~2.0L/min,吸氧时间为10~15h/d
第四章 支气管哮喘
不可1、支气管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 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
可2、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①、气道免疫-炎症机制:气道炎症形成,气道高反应,气道重构 ②、神经调节机制
尚可3、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体征
①、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夜间及凌晨发作加重。青少年可有运动性哮喘
还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等
②、体征: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严重的哮喘发作,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完全消
失,表现为“沉默肺(名解)”
尚可4、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①、症状: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②、体征: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有下列至少一项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昼夜PEF变异率≥20% 1~4条或4,5可诊断为哮喘
不可5、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与并发症
鉴别诊断: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肺循环淤血),COPD,上气道阻塞(主要是吸气性呼困)
并发症:气胸,纵膈气肿,肺不张,COPD,支气管扩张,肺心病
不可6、急性哮喘的治疗原则
目标是:尽快解除气道痉挛,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治并发症
①、轻度:经MID吸入SABA,1h内每20分1~2喷
②、中度:吸入SABA(常用雾化吸入),1h内可持续雾化吸入
③、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SABA,联合雾化吸入短效抗胆碱药,激素混悬液以及静脉茶碱类 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尚可7、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分类
缓解性药物 控制性药物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发作首选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SAMA) 短效茶碱 缓释茶碱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控制最有效,可单用
白三烯调节剂(可单用),色甘酸钠,抗IgE抗体 联合药物,如ICS+LABA
第六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可1、肺炎的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炎(肺泡性),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间质性肺炎
不可2、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 发病的肺炎
①、症状:新近出现的的咳嗽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浓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体征:发热,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③、实验室:WBC >10×10^9/L或 <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④、影像学:胸部X线检查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不可3、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 ①、发热超过38℃
②、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③、脓性气道分泌物
不可4、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理分期
充血期,红肝变期,灰肝变期,消散期
第七章 肺结核
可1、肺结核的病原菌主要是 结核分枝杆菌(90%以上)
可2、人感受结核分枝杆菌后,首先做出反应的是~,细胞免疫保护作用主要以~ 巨噬细胞,Th1为主
可3、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为 飞沫传播
不可4、结核病在人体发展的主要过程 ①、原发感染
②、结核病免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③、继发性结核
尚可5、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各有何特点
①、炎性渗出:主要出现在结核性炎症初期阶段或病变恶化复发时,可表现为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
②、增生:为典型的结核结节,主要发生在机体抵抗力较强,病变恢复阶段 ③、干酪样坏死:发生在结核分支杆菌毒力强,感染菌量多,机体超敏反应增强,抵抗力低下的情况
尚可6、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①、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痰中带血
②、部分患者有咯血,多数少量,少数大量
③、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患者 ④、常有午后低热,盗汗,倦怠乏力,食欲减退
可7、诊断结核病的常规方法与金标准分别是 胸部X线检查,痰培养
可8、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后需~才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 4~8周
可9、原发综合征的X线表现
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有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尚可10、结核病的分类为
①、原发性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多见
③、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空洞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
尚可11、肺结核的诊断程序。
①、可疑症状患者的筛选 持续咳嗽2周及以上、咯血、午后低热等
②、是否肺结核 凡X线检查肺部发现异常阴影者,必须通过系统检查,确定病变性质是结核性或其 他性质。
③、有无活动性 若诊断为肺结核,应进一步明确有无活动性。 ④、是否排菌 明确是否排菌,是确定传染源的唯一方法。 ⑤、是否耐药
⑥、明确是初治还是复治:治疗方案不同
尚可12、肺结核药物治疗的原则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
第八章 原发性支气管癌
可1、肺癌的解剖学分类,病理学分类
相关推荐: